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大变局(2/5)



暂时定下这样的制定,相对来说就已经足够,反正他时刻在位。

国家发展中,觉得哪种制度不好了,就可以更换。

觉得哪种制度落后了,也可以让它与时俱进,进化就是。

听完楚歌细致的解说,贾诩出列赞叹道:“主公天纵奇才,三院六部囊括天下事务,条理分明,此法必将行诸天下,使我大乾日益昌盛。”

“主公大才,大乾永益。”

贾诩话落,堂上众人也纷纷跟着拍起马屁,只恨自己没抢先。

制度定下后,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封赏。

建国称帝,自然需要大封群臣,各部也需要官员就位。

众人低着头,等楚歌开口。

对此,楚歌也早有准备,其实不过是把大同军各部门的领导换个称法罢了。

贾诩、李儒变成监察院正副院长。

张松成了第一任的中书令。

科学院楚歌其实属意庞统,可谁叫小屁孩还小,就算有这个才能也无法服众,想到秦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第一任科学院的院长算是落在了他的头上,也算是对对方的嘉奖,等庞统长大后,如果有心科学事业,那就让后者接班。

六部的尚书,礼部陶谦、户部糜竺、刑部法衍(法正的父亲)、工部李大壮。

至于最重要的兵部和吏部,由于位高权重,楚歌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执掌,只能自己兼任着,然后指定副手处理平时工作。

见状,董卓连出列道:“主公,小人常年征战,如今年事渐长,偶有力不从心之感,愿卸任军职,替主公掌管兵部。”

董卓知道他这一卸任,算是彻底告别了过去,西凉出生的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兵权的重要性,没了兵权,生死不由己。

楚歌笑道:“既然仲颖有心,那就由你担任兵部侍郎,协助我处理一应事务。”

“谢主公。”

内政官员安排好后,楚歌又对一众武将进行了名号封赏。

自然,今天的廷议不过是初定,真正的大封群臣需要等到半月后的登基之日。

——

公元前206年,大乾元年。

这是楚歌来到这世界的第四个年头。

他从一个黄巾小兵,成了至高无上的九五至尊。

新年第一天。

治下各地同一时间发布了新增的周报。

“号外,号外。”

“楚大人建国称帝,国号‘大乾’,定年号为‘大乾元年’。”

“大乾立,大赦天下,除罪大恶极者,其余人罪减一等……”

“陛下与民同乐,大赏天下,免百姓半年赋税。”

小报童游走大街小巷,大乾王朝建立,楚歌登基称帝的事,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陛下万岁。”

“大乾万岁。”

获得减刑的犯人和免赋的百姓,同时朝着洛阳方向叩拜起来。

成都。

东市外的临街书摊上。

戏志才放下新买的《大同周报》,喃喃自语。

“大同。”

“大乾。”

戏志才自颍川出,在江陵上的船,先是被长江上川流不息的船只惊了一下。

很快就被秭归的繁华和与众不同再次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