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万事随转烛(3/4)
留给咱们厂里,也算给咱们厂留点真玩意。我想,刘师傅的技术有口皆碑,何况也不要求什么待遇了。厂里总不会拒绝他这番好意吧?”>
这时,副厂长才有所回应。>
叹口气说,“叶先生,我不是不知道刘师傅的本事,要是开窑烧瓷,再带几个徒弟,确实能把刘师傅的技术留下来。可是厂里现在资金紧张啊!仿古瓷的需求本身就不多。我们确实无力进行技术方面的投入了。”>
“现在的人,没几个人喜欢老物件的,买新瓷器的,大多数就图个便宜。而花的起钱买仿古瓷的人呢,人家干嘛不买真的老瓷器啊?所以关键问题就是,投入进去的资金,我们怎么才能收回来啊。刘师傅的技术再好,烧出来的瓷器没人买得起,那也白搭啊。”>
“像这样的技术真的有用吗?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过去啊,刘师傅在我们厂的时候,我们是求过他的技术,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别的不说,人家乡镇企业用行动解释了一切。那这些技术要真有价值,人家又怎么会不要呢……”>
这些话都是客客气气的说出的,可实则比用耳光抽刘永清一顿还让他难受呢。>
什么叫诛心之语啊?这就是!>
刘永清听着,好似腮巴子都疼起来来了。>
而最尴尬的,他不知道是让脸上勉强挤出的笑容留着好,还是收了的好。>
“我知道咱们仿古瓷的销售情况不太好,能体谅咱们厂的难处。可这不能否认仿古瓷技术上的价值,不能否认刘师傅的技术水平。我们毕竟是国营的工艺品厂,除了经济效益以外,是不是也有创造社会效益,保护工艺美术技艺的职责呢?应该为了长远考量嘛……”>
眼看到刘永清强做笑容的脸比哭都难看,都有点扭曲了。>
叶赫民心里不落忍,又再为其声张,竭力劝说。>
他说的确实是实情,是心里话。>
只可惜他是搞古瓷研究的学者,说学术问题他是专家。>
可要论推卸责任找借口,他又哪儿是副厂的对手?>
“叶先生,您就别难为我了。您说的这些都对,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厂里的工人要知道我把大家发奖金的钱都开窑烧瓷了,那还不把我办公室砸了?我连明天都过不去,还怎么长远?”>
“就是工人不闹。厂里其他的老师傅们又怎么看我?人家还是厂里的人呢,要问我为什么不帮他们开窑烧瓷留技术,反倒给外人做如此投入。我怎么讲啊?”>
“我这人,一生最讲义气,这一回,实在不同,我相当为难……”>
就这样,一次次的争取,遭遇一次次的拒绝,最终还是没能让刘永清如愿。>
等到时间又过了半个多小时过去,刘永清自己就近乎死心了。>
他不愿再听下去了,也不敢再听下去了。>
他膝踝子抖索着,自顾自站了起来,手扶着的墙壁,感到就像铁打的似的那么冰。>
失魂落魄中,他什么也没说,就慢慢往房门那儿走去。>
心里转的念头只有一个。>
“废物……废物……我的手艺成了废物,没人要了……识趣点,走吧……”>
出了门儿,刘永清突然又一阵眩晕,一个人手哆嗦着扶着墙就有点走不动道了。>
那双已经重得跟灌了铅一样脚似乎已经不是他的了。>
麻痹感也一阵阵的随着神经游走全身,他甚至连思维都迟钝起来了。>
以至于连追出来的叶赫民搀扶他,询问他,他都难以应声回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