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轻取案首(上)(1/2)
正月初十,新郑县衙张榜告示全县,今年县试已定于仲春十二,在县衙开考。>
得知消息的高务实毫无太子近臣的架子,于越日上午亲身赶到县衙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纪、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履历,又出示了提前筹备好的本县在学廪生结保文书,以证实自己无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且身家清白,非娼、优、皂、隶奴仆及其子孙。>
新郑县衙的吏员都是本地世代世袭的小吏,对于他们来说,哪怕不认识本县县尊,也不敢不认识高家应考的少爷,所以一应当有的步骤,都早就安排好了人,恭恭敬敬地带着高务实做完。>
到了仲春十二,高家六房派出四名和县衙吏员混得最熟的家仆,会同十名高务实的骑丁,在高珗的带领下护送高务实到县衙候考。>
实在高务实提前一天就到了县城,当晚是睡在五伯高才处的,离县衙不过两里路,根本无需什么护卫,但张氏不批准,感到这是高务实人生第一次科考,不能涌现任何意外——哪怕在路上走,都不能有任何人稍稍耽误他片刻。>
豪强世宦的威风,高务实很是体验了一把。>
高务实按照科考惯例的时间赶到县衙之时,天尚未亮,衙前灯烛光辉,知县老爷已经高坐于大门外的台上,两旁胥吏分立,按册点名,廪保相认,授卷之后高务实便从临时客串书童的高珗手中接过长耳竹篮,提篮进场。>
那长耳竹篮里带着测验所需的笔、墨、砚台及吃食,惟独不必带纸,由于试卷由县衙礼房备办,一共有卷纸十多页,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字,界红线横直格,另有空缺的草稿纸数张。>
新郑不算上县,只是中县而已,并没有专门的考棚,所以测验的地点就在县衙大堂。大堂为五间两卷共十间,极为宽广,本是审理大案要案、履行排衙规矩之处,此刻大堂两侧及走廊下,均设有桌椅作测验用。>
各人考卷之上均印有座号,但实在平时县试并不请求必定非得按座号坐下,所以经常有考生在进场后哄抢光线好、又不受日晒雨淋的二、三排座位。这是由于头排在屋檐下,光线虽足却难蔽风雨日晒,而后面的位子则光线不足。县试只有一个白天,不许点灯,叫做“不继烛”,光线太暗的话,于测验当然就很不利了。>
不过高务实显然有必定的特权,固然颇有考生争座,但他的地位却一直没人往抢,让他轻轻松松坐了第二排第三个——这是最好的地位,显然也是县衙胥吏提前帮他安排好的。>
县尊点名完毕之后,生童全部进进大堂,然后县衙便封门落锁,县尊亲身发布考题。>
明代县试只试一场,全出四书题,南方一般考八股文两篇,北方则大多只考一篇,但不论南方北方,县试之出题,多为小题。>
所谓小题,就是意义不完整的标题。这种题或是取四书中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或是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截往上半句只留下半句叫做截上题;或是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截往下半句只留上半句叫做截下题。>
在作截上题或者截下题时,文中不得直接写出所截往部分的字眼,但又要将截往部分的意义包含在内,故而十分难做。小题还有偏全题、枯窘题等名目。>
更难做的小题是所谓的截搭题。在四书或五经中取一个句子,截往其上半句,然后搭在下一句之上半句,叫截搭题。>
有的截搭题甚至是取隔了一节或一章的第一句之上半句相搭,往往两句意义毫无关联,而考生还得想法将两句意义串联起来,最是难做。但由于这种标题最能锤炼和考验考生的思维,故而在童子试中大批采用,而在乡试和会试中则不常用。>
至于原因,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