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平稳过渡(1/2)
对于皇上每次回京之后都会有动作,朝中武百官也早已习惯加上回京以后,朱朝阳就从朱显波那里领到了任务,各部尚书也大致了解到皇上记下来要干什么
对于继续修建链接各行省之间的大道,在京的官员们基本上和地方官员达成了以一致,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官道对于沿途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然也有人看到了修建大道对于朝廷掌控地方的微妙作用
而对于海军预算,大部分人只是提倡例行节约,毕竟目前国库收入有一般分就是靠海外贸易所的,没有海军的强大,这些收入在以前是不能的
但是在波斯和澳洲的援助问题上,朝中官员还是暴露了他们的局限性
毕竟波斯是异族,澳洲就加无利可图
“朕亲自去过这两个地方,波斯地处亚欧大陆之间,如果大明能和波斯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今后波斯就会成为大明与欧洲人争斗的最前线而且印度大陆还有莫卧儿在,奥朗则布也不是善类因此扶持波斯十分必要可能我们会损失一些银两,但可能得到的是当地民众和官员的拥护
将来发生战事,说不定大明还能实现就地征兵,补给这样的买卖一定不会亏而且我们投资的大部分区域只是停留在沿海贸易港口附近,发展了当地经济,对我们的饿贸易量也会增加
澳洲则是一块待开发的地区,这块大陆的跨度很大,和大明能够形成互补,将来我们甚至可以在那里设置行省,遇到灾害年份,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民众,一个建设好的澳洲无疑是最好的去处当然还有一个值得大明投资的问题就是,澳洲的锑矿资源可能比大明大明本土还要丰富
在这些利益面前,朕相信诸位一定会有思考总之大力发展海军是既定目标,但对于本土以外的援助肯定还是要有选择性的,目前看来波斯和澳洲是值得的,不过朕今天不想就定下啦援助额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朕希望礼部、户部和兵部都派员参加两地的考察,回国后拟定一个期的援助方案出来”
对于这样的决定,武百官也不好反对,皇上说他自己去过,觉得很有必要,还要继续派人去考察,必要不必要还是等回来的人再说
“另外,鉴于目前大明控制的海域不断增加,朕决定成立专门的海外通商贸易部,独立于先前各部委→郑泰担任尚书一职,下设三个贸易队,分别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代表朝廷从事贸易活动
贸易队的规模每支贸易队不得低于一万料的排水量,贸易船只可以先行使用以前的贸易队船只,型的贸易商船安排在广州生产,每船配备一门武装大炮和十杆步枪每个舰队配锦衣卫五名、监察御史台御史三名
今后贸易队的数量和编制由海贸部拟定务必发挥资金和船只优势,增加朝廷收入真正的靠海养海的目的能不能实现,贸易队的成绩只得期待”
对于成立专门的贸易部门,其实朱显波早就跟这些警官们打过招呼,成立东印度公司当初的想法就是利用公司模式大力发展该区域的贸易,如今南亚海域基本平定,组建三支差不多分量的贸易队,相当于国家投资三个公司运作
当然组建一个的部门和选出三个贸易队的指挥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朱显波让大家感到了意外,因为每一个舰队的总指挥都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久经海浪的海军将才,而是朱朝阳推荐的三名大太监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朱显波意识到,虽然历朝历代有无数阉党乱政,但是总体上,其实阉党对于皇室的忠诚度最高因为他们没有家族背景的支持,要依附皇权之上,因此阉党可能会乱政,但是绝对不会反政,这也许就是先祖们信任郑和的原因所在
对于这样一个安排,郑泰心中其实也深感安慰,等于郑氏对明廷的效忠得到了认可自己贵为一部官,自然要加努力替君分忧
当然朱显波也不担心这些太监的控制能力,在后宫这个大染缸出来的人才,对付几个渔民和海军将士还是绰绰有余的,只有郑泰能够摆平他那些部下,三支、五支贸易队都会陆续建立起来
当然朱显波最主要的不是担心这些贸易队赚不到钱,而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清一色的外行领导内行,刚开始是会有问题,但是随着队伍的磨合,这样的队伍内部集体腐化的可能性也许是最低的
尤其是三个指挥官,他们需要的财富远没有普通的家族人家出身的官员需要的多喂饱一头羊比一头象,剩下的东西肯定有区别
当然朱显波还有另外一个意图,就是希望武百官们知道政局的平衡性不管你什么流派,也不管改革进行到哪一步,皇室维持权力的均衡贯穿始终
而朱朝阳在武百官中的地位又得到了巩固,当然今后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们看他的颜色可能都会两样了
安排好外贸部的事情,朱显波又将工商司从户部独立,成立专门类似于工商税务一体化的专业部门,专门负责管辖本土各类工矿企业和贸易船队的登记、管理和缴税事宜
总之一切都以发展经济和完善制度为基础
一个月后工商部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信仰万岁
一曲挽歌醉凉臣
五零俏花媳
花都公子
寂寞权少的蔷薇蕾:小妞别跑
[古穿今]金牌经纪人
重生八七之学霸小弃女
氪金改变世界[综英美]
驱魔六队
姑娘她开口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