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驱逐皇太极(1/2)
思念归思念,事情还得照做,皇帝还得朱显波来当,锦州一战大败皇太极,该睡不着的应该是皇太极了,我大明占驻锦州,他如鱼刺在喉泡书()卡不死他也憋死他大明有火枪火炮,他那些骑兵攻城只怕是废物一堆现在他一定后悔首都定在盛京了,没想到明军这么快就能攻陷锦州,而西方的蒙古各部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了
同时朝廷不断征调兵,铸造大炮,有刘立洋和李自成在锦州,我大明关内总算安稳了,应该抓紧机会休养生息,朱显波给刘立洋去了一封,让他像当年教我一样,耐心的教三位进士的武功,也许将来用得着,朱显波想刘立波应该不会让我失望伤不起,龙康仔,穆友前,你们要要啊,不要辜负朕的希望
由于大清战火未熄,朱显波推迟了接见各国使者觐见的时间,让他们等到我灭了皇太极再来朝贺,以表大明朝威严和决心
建贞五年中秋,洪承畴送给了我一份礼物,陕西境内起义参与基本肃清关中也算是国泰民安
由于海外贸易的增,加上老天爷帮忙,不添乱,大明国库日渐充裕朱显波也知道小日本欺侮明朝没海军,但真正的大型商船出现在日本沿海时,还没胆量跟荷兰人一样扣押大明船只,这也是万幸
有了钱就得强军,落后就要挨打,何况东北还有个皇太极倒是北方的鞑靼还比较低调,陆路贸易增很快,朝廷大臣门按朱显波的要求,拿陶瓷,茶叶,织布换蒙古马由于蒙古部落众多,倒也没人生疑,毕竟历朝历代,南方都是去蒙古换马的毕竟蒙古马有血种优势
徐光启忙里偷闲居然写完《农政全书》对大明的农业生产指导意义深远啊朱显波吩咐工部大量印刷发往各省各州毕竟在明朝这个时代,农业是第一位折腾完农业,朱显波还是盯住徐光启,让他继续搞火枪,火炮根据徐光启的回忆,澳门的葡萄牙人应该很擅,于是让他亲自去那边请了几个顾问回来总之,军事要强大,科技须先行
由于觉华岛的战争教训,朱显波知道了战船对大明的重要性,我大明从南到北几万里海疆,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不过当下的主要任务还是消灭皇太极再说于是先吩咐下去,让徐光启先带着那些匠师和进士们先弄起来,不定什么时候能出成果呢张蕾的中央将军倒是当得不赖,训练兵很有一套方法只是她依然对朱显波不屑一顾
建贞五年十月,开平卫来报,袁崇焕再次出兵骚扰皇太极,以配合锦州攻势,结果不幸负伤,没想到箭里居然有毒,几天后一代名将不治身亡留下一子一女在夫人身边,朱显波连忙叫人将袁崇焕的子女接到京城,这名将之后要善待,尤其是袁崇焕的儿子,如果有出息就加要重点栽培,说不定是第二个戚宏亮
见到袁崇焕的妻儿时,朱显波大声痛骂皇太极可恶啊,前杀我侍郎,后毒我大将一来是要化悲痛为力量,而来顺便安抚袁崇焕一家老小并承诺朝廷会立即展开行动,为袁崇焕报仇雪恨
于是朱显波马上调祖大寿任开平卫总兵,京师四营凑齐八万人马,两营火枪,五十门大炮开赴锦州,令刘立洋,李自成等人出兵攻盛京经过几次增兵,山海关,宁远,锦州一带,刘立洋的统辖下已经有近二十五万,其中骑兵五万,火枪四营,火炮一百门
至此大明京畿军队已经有一半在关外了,对皇太极也形成了数量优势,由于皇太极开始分兵把守,朱显波知道特种兵的机会来了于是令戚宏亮率特种部队赶往前线增援,叮嘱戚宏亮,部队主要用于夜间偷袭,追击之类,好钢用在刀刃上,正面战场还是让其他军士去顶
另一方面修书至蒙古各部,大骂皇太极无德无义,大明决定将其剿灭,希望各部保持中立,并切断于皇太极各部的联络,一旦明军击败皇太极,希望各部落不要收留皇太极部族朱显波这招也是一石二鸟,一来防患于未然,让蒙古各部不敢轻易支援皇太极,二来断掉皇太极的后路,让其没有机会逃入茫茫大草原
朱显波给刘立洋的命令里只有一条:务必打下盛京,赶跑皇太极不能让其在两河流域有立足之地朱显波的计划是把皇太极往北方赶,往西伯利亚赶,越北越好最好是去无人区替大明朝守备疆土,将来等大明朝又空暇再一一接管
要怪也只能怪皇太极他命不好,遇到朱显波,还妄自称帝,居然都城定在离山海关这么近的地方,分明是想集中兵力南下本来以为大明自万历以来常年怠政,气数已尽,未曾想出来个少年建贞,治武功样样了得早知道大明皇上如此,也蒙古假装臣服,做一方霸主算了
朱显波这次只所以不亲征,也是想给刘立洋一个立功的机会,李承宗这人虽然能干,全国各地布防得当,但王拓的锦衣卫私下来报,他每次征调兵时多少都有贪污银两,如果刘立洋能顺利拿下盛京,到时候调回京师做尚书也是个好棋当然也有稳定朝局的考虑,后宫也好,朝廷也好不能期空缺皇上,一旦权力真空,就会有人蠢蠢欲动,这个东西是很难说清楚的
当然朱显波也是有足够的把握了,刘立洋和李自成都不是等闲之辈,再加上戚宏亮的辅助,再加上火枪大炮的威力皇太极就是再固守也很难顶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
随身带着女神皇
逆徒红颜多:竟让高冷师尊黑化了
一不小心嫁总裁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福运甜妻有空间
闪婚成宠,温总他口是心非
爆宠痞妃:高冷王爷乖乖就擒
盗墓笔记9之大漠苍原
重生之完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