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危机降临(3)(2/2)

乎只在部分地区发生作用

广惠仓在其创立之初,即“以给州县郭内之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为宗旨,但实际上,救济范围可能要比这宽广一些,如范祖禹说是“救恤孤贫”,曾公亮说是“廪食穷独”,晁公武说是“岁给养病贫民”,都是说明是专对郭内贫民的总的说来,广惠仓是宋朝仓制中专为济贫而设立的仓种,与其他仓种主要以备荒为主有着明显的区别

有了广惠仓为救济提供物质基础,宋朝政府同时也设立各种济贫机构来满足不同救济人群的需要其中的代表为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正所谓“鳏寡孤独,古之穷民,生者养之,病者药之,死者葬之,惠亦厚矣”

“若丐者育之于居养院;其病也,疗之于安济坊;其死也,葬之于漏泽园,遂以为常”所谓“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是职能不同的社会福利机构

“唉,”赵咨叹气,道:“君实请恕罪,居养院很多老人都不愿意离开”

陆秀夫也轻叹,老人皆恋故土,亘古如此:“那安济坊的病人呢?”

“安济坊”的创置,始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在这之前,各地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病坊,养病之责由福田院和居养院共同承担由于是贫、病皆养,而这些在城市里建立的收容中心和难民营的混乱、肮脏和拥挤状况必然会助各种传染病的传播,甚至会导致疾病互相传染,难以控制贫、病分养,成为当时的现实需要

崇宁元年八月辛未,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开始在京师首创,随后命令在各地推广

洪迈说到安济坊的作用:“不幸而有病,家贫不能拯疗,于是有安济坊,使之存处,差医付药,责以十全之效”看来,“安济坊”专门救治贫民患者的性质是明确的所谓“使之存处,差医付药”,实现了实际上的住院治疗

“已经组织人手了,只是现在到处缺人,安济坊只能放在最后”赵咨不禁揉了揉眼睛

陆秀夫皱着眉头,不容置疑道:“马上派人去,首先转移安济坊的病人”

“还有慈幼庄,一定要第一时间保证撤出均州”陆秀夫说得很坚决:“自朝廷南迁后,已经将这些措施遗忘得差不多了,矮张好不容易才重建了起来,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南宋中后期,百姓生活已经大不如从前,对于下层家庭来说,生下一个本来不想要的孩子,意味着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还有沉重的身丁钱负担宋元普遍存在的诸子平均分产制度也让本来就不多的遗产将被分得细究其性质而言,可以看成完全是一种民间以人为的因素来控制家庭人口增的行为

弃婴现象的频繁出现,以至于朝廷不得不出面干预在北宋时期,慈幼并没有从其他的济贫机构中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机构而那时承担此责任的是福田院、居养院、广惠仓等济贫设施“朝廷自嘉佑以前,诸路皆有广惠仓以救恤孤贫,京师有东西福田院以收养老幼废疾”福田院负责收养京师老幼,广惠仓负责赈济州县郭内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两者都是老幼合在一起共同赈济,后来才成立专门的收养孤儿和弃婴的机构——慈幼庄

均州城内

“娘亲,妞妞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家呢?”妞妞背着一个用花布做好的小包袱,好奇的问道,她家里原本就没几个银子,粮食也少得可怜,刚才衙门押司和隔壁家的阿牛哥回来帮忙把粮食埋好,如果愿意,还可以把粮食和值钱的东西让衙门代管,等战争结束后再到衙门领取,衙门若有丢失,需原价赔偿

“妞妞,听话,你要暂时和娘亲离开一段时间,这可是矮张叔叔说的哦”阿牛哥上个月参加了均州军,据说给家里领了好多银子,亮晶晶的闪着光芒,妞妞常常看到娘亲舍不得花一两银子,妞妞也很喜欢银子

“妞妞乖,没听阿牛哥说那是矮张叔叔说的吗?”张氏轻轻摸了摸儿女的头,有点依依不舍:“矮张叔叔可是均州城内最好的好人哦”

“娘,妞妞知道,妞妞上次在纪念堂还见过矮张叔叔呢?”妞妞大声说道:“妞妞还记得,矮张叔叔还赞娘亲解说得好呢?”

张氏脸色微红,道:“若不是矮张叔叔给娘亲安排在纪念堂解说,妞妞就要受苦了”

张氏显然不想妞妞担心,迟疑了片刻又接着道:“矮张叔叔说有坏人要过来杀人,让娘亲带着妞妞先暂时离开,等矮张叔叔还有阿牛哥他们赶走了坏人之后再回来”

“那妞妞跟娘亲要去哪里呢?”妞妞乖巧的点点头

张氏拉起儿女的小手,道:“出了城后往山上走呢,矮张叔叔已经派了很多叔叔去带路呢?”

“哦,”妞妞有点高兴,道:“那些叔叔真好,还帮我们家里修了房顶了呢?又给娘亲挖了水井,这样娘亲就不用跑很远挑水了”

“还有,”妞妞高兴的笑了笑,道:“那个秃头的叔叔还帮妞妞做了一张很大的床呢?”

张氏笑了笑,眼里闪烁着光芒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武道之国 重生奇迹 农女毒后:皇上,你要乖 梁杰李梦瑶 过眼皆不及你 农家丑媳 蜜月之怖 花都元素使 大神,不要轻易发糖! 东夷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