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2章 父子(1/4)

秦始皇的子嗣这事, 可真是一把心酸泪, 仿佛上天在用秦国来完成大一统后,就拔无情地抛弃了这个王朝。

由于始皇的一统六国后的一路造作, 天下人苦不堪言,大部分人都把盼看寄托在了王宗子扶苏身上,这位年轻人谦谦君子、学问高深、品德良善,他的师长们也倾尽全力也他灌输了仁善忠孝,盼看他能将天下从秦王的暴/政中解救出来。

然过犹不及, 这位王宗子的师父出身儒家, 直接上书秦王反对郡县制, 崇尚周礼, 盼看秦皇分封诸子为王, 这事直接造成了李斯进谏焚书坑儒,扶苏为此劝谏父亲别这样残暴,秦王被儿子一怼, 感到这小子太软弱仁慈,回头就把他打发往苗条城。

及至始皇病逝世在巡游途中,胡亥与赵高勾结, 矫诏继位, 传父亲旨意要长城边的扶苏自尽,扶苏手握秦国最壮大的北方军团,却连求证一下都没有, 就听话自杀了, 半点不让弟弟为难!

于是胡亥自此为了灭秦最大的主力, 一口吻杀光了几乎所有重臣和兄弟姐妹,修正刑法,苛捐杂税,六国之叛军眼看就要被秦国最后的名将章邯剿灭,他却怀疑章邯不臣,断其粮草,把这位名将白白折在了巨鹿,成为另一位尽世名将的垫脚石——项羽获得史诗成绩“背水一战”“破釜沉船”。

可以说,要不是这两个儿子太奇葩,秦国尽对没有可能三年就灭,苟上个十几年毫无问题,再不济,关上函谷关,缩进关中天险,回头来个一统六国也不是没有机会。

二世而亡啊,严江想想就感到遗憾,你说扶苏一个王宗子,自杀那么麻溜干嘛,秦国的王权继续哪次不是各公子一起打出狗头脑的,你有蒙恬三十万雄师,从秦直道杀回咸阳都要不了一月啊,而且都不过天险四关就能高速直达关中盆地,秦国主力一半在你手上,一半远在南越回不来,你倒好,说放弃就放弃了。

看到阿江一脸嫌弃,猫头鹰越发食不知味,戳着仆人就要他持续讲。

但严是多警惕的人,只是蹭了一下爱宠的脸:“到底是秦宫呢,不说这些了,来,试试这个饴糖水,惋惜甘蔗要全拿来留种,否则今年你就能试试红糖了。”

陛下没得到答案,不悦地踢翻了陶碗。

它为什么要学会教孩子,作为他的儿子,权谋治国难道这些不应当是天生就会的么?

……

秦王勤政,如今虽有纸降生,但各地的政令依然是竹简传书,他又爱好事事过问,逐日固定要批六十多斤的竹简,是以处理完政事后,已经是下午夕食的时辰了。

于是他就以此为由,找到了严江,吃了几口,就把话题一转,提到了各国君王继续上。

东周战国尽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混乱的一段历史,由于继人原因败国的数不胜数,随便一扯就能找到,于是秦王把目标指向老对头,提起赵武灵王的故事——说这位英名的君王胡服骑射,变法强赵,偏偏儿了养出问题了,生生把四十多岁的他饿逝世在沙丘行宫,若非如此,赵国或许能与强秦一争是非。

严江也是知道这段的,只是看秦王的脸色就难免带了些哀悯,你倒是可怜起别人了,但以后你也逝世那处所了,还和咸鱼泡在一起,没比他好多少。

但话确定不能这么说的,严江表现困惑,问道:“我还认为王上会感到赵武灵王逝世的理所当然呢。”

赵武灵王那事也是堪称千古卓尽的骚操作,他为了真爱美人孟姚的遗言,废了宗子继续权,立真爱生的小儿子为太子,还把王位让给小儿子,自己当太上皇。这能看出他是个好爸爸,可这好爸爸就由于大儿子被废后没有牢骚地持续孝敬他,他又懊悔了,找到已是国主小儿子说:儿啊,你哥哥这么好,你看打个商量,我把赵国划成两半,他北王你南王,一国双王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