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年少(1/3)
大梁兴盛。
在第一日游览时, 严江便感到到了此地之不同。
这里几乎所有士卒的兵器都是铁器,要知道秦国兵器如今还大部分是青铜呢。
城中粮价安稳, 饥民未几,热烈又繁荣, 就是街道脏了一点,沿途的牲口百姓随地大小便是古代城市无法解决的问题——秦国要好一点, 毕竟弃灰于道也是要挨罚的。
在休息了一日后,严江本想拜见魏王增,可是魏王以身份不适为由拒尽了。
猫头嬴陛下在一边嘎然一笑,它已经静静听过了,有人已经将燕国祭天时的天罚与严子在代城引来的天雷联合到一起,魏王为了以防万一, 对左右曰:半点都不想见到严子。
于是严江退而求其次, 想往信陵君墓前祭拜一番。
公子假自然批准, 两人还一起聊起了战国四君子的风度。
“信陵君乃是四君子之首, 江钦佩以久,惋惜路途远远, 至中原之日, 世上已无信陵君。”严江喝着酒遗憾地说。
“大争之世, 方有大战, 如今有强秦治世,又哪是四君子能回天?”公子假一杯饮尽, 叹息道。
“不试试, 如何得知, 倒是如今大梁,并不如何见君子养士呢?”严江好奇地问。
养门客是战国时代这些公子、丞相、将军的最大爱好,但是他来大梁转了几天,都没怎么见到有几个门客,比邯郸还不如,郭开就不说了,公子嘉没失势时,也养了几十个呢。
而当年信陵君魏无忌更是养了数千门客,甚至于魏王不愿救赵时,他干脆带着几千门客筹备往给邯郸解围。
公子假闻言有些无奈,组织了一下语言,才淡淡道:“魏失东郡、河西、衍地之后,土地甚是不足,公士疲弊,自然难以再养百千士。”
所以,这是没有土地,就养不起那么多闲人了?
严江忍不住看了一眼陛下,陛下泰然自若地看回往——寡人就是抢了魏国大半土地又如何,有本事自己抢回来啊。
于是严江遗憾道:“竟是如此,但我一路观魏国私学成风,应是有良才无数才是。”
公子假微笑越发委曲:“秦有求贤之令,魏国有才之士皆喜进秦,愿留魏者少矣。”
严江又看了陛下一眼,看看你干的好事,我这天都要聊不下往了。
陛下愉悦地嗑了一块肉,还往喝了一口阿江杯里的酒,就很美滋滋。
严江无奈,持续和公子假搭话道:“公子不必遗憾,只要商贸繁荣,国库充盈,必能再开求贤,得兴田之名士。”
公子假凝视着严江,这位年轻人眉宇间带着几分审阅,才谨慎道:“秦国先下韩地,又灭赵国,如今陈兵三十万于燕地,如今天下惊恐,来往大梁商队,比之往年,已少了大半。”
严江更是为难,几乎就要接不往,只是转移话题道:“公子何必烦扰,本日我一见城墙卫士,皆是难得精锐,便是秦军,也大大不及。”
陛下在一边歪了歪头,没吱声,那些士兵是挺不错的,只不过嘛……
“此乃魏武卒,为昔日吴起所训之兵,能进严子之眼,也是他等荣幸。”公子假脸上的微笑终于真实了些,不无夸耀隧道,“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
严江点头赞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特种兵啊,身穿三层重甲,拿十二石重的弩,每人身上背五十只箭,还要带着戈和三天的粮,一天走一百里路,这样的士兵才干被录取成魏武卒,录取了就由国家给最好待遇,难怪看起来比秦军还厉害。
“昔日吴起领魏武卒五万,横扫天下,大小六十四战,百战百胜!”公子假傲然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