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4章 学堂这东西(1/4)
建兴三年的时候,孙权令人在武昌采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皆用南越上等木炭锻造,锋利无比,号千剑万刀。>
然后吧,去年冬日里淮河又结了冰,建业城听说还冻死了人。>
所以前些日子,孙权拿了其中的三千把刀,与大汉换了一批毛布。>
兴汉会接下了这笔生意的运输业务,票行先是直接从锦城的仓库里调拨了一批毛布,让东风快递运到永安,然后又从永安接收兵器运回锦城。>
永安到锦城这条线路是许家在经营,所以许勋亲自护送这批兵器到锦城。>
因为丞相在汉中筹备北伐,所以刘禅下了诏令,让东风快递把这批兵器送至汉中,以资北伐。>
许勋马不停蹄,货都没卸,又把这三千把刀送到了汉中。>
到了那里,汉中冶给越巂太守府打造的新一批紫电宝刀出炉,同样也是东风快递负责运送,于是许勋就跟着来到了越巂,同时还给在越巂正埋头开启基建狂魔模式的冯永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北伐在即,中宫谒者令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重建太学?”>
从许勋嘴听到他家老爹提议重开太学的消息,戴着草帽,走在桑苗地里的冯永有些疑惑地问道。>
难不成是这几年的财政宽裕给了大伙太多的自信?>
前些时候,许慈给大汉天子上了一道奏章,言经学典籍的修订已经完成一部分,可以重开太学,为国养士。>
刘禅交付大臣朝廷朝议,群臣皆以为此乃善政。>
刘禅令人把朝议结果送至汉中,大汉丞相诸葛亮亦称善。>
不过摆在大汉天子和众臣面前的问题是,太学所需钱粮甚多,如今朝廷府库钱粮不足,所以这个提议只得暂时搁置。>
“大人的事,小弟亦是不知。”>
许勋跟在冯永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冯永走在桑苗地里,闻言连忙回答,同时有些心疼脚上的皮靴。>
这可是用牛皮做成的上好靴子呢,乃是长途跋涉的必备之物。>
从永安跑到汉中,再从汉中跑到越巂,这牛皮皮靴没有坏过一次。>
这地里那么多泥,一脚下去,不知沾了多少泥巴。>
低头仔细地观察桑苗成活情况的冯永闻言,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深幽,“没有一点消息?”>
许勋被冯永一个眼神吓得哆嗦了一下,连忙快走几步上前,轻声道,“小弟只知道大人在此之前,接到过汉中的来信,大人那几日显得很是高兴。”>
冯永点点头,心里能猜出是谁的来信,若是有诸葛的授意,许慈上了这个奏章,那就丝毫没有意外。>
许慈是个没节操的文人,连皇帝私下里托付他帮忙注解《忠义无双》,他都能满口答应。>
更别说当年千里迢迢地让许勋跑去南中找冯永。>
重建太学是好事么?>
当然是好事。>
但这个太学和后汉的太学肯定是不一样的。>
后汉的太学,太学生学的是儒学,而且太学生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那时的寒门能不能入选太学?当然能。>
但更多的,是世家豪门。>
如今大汉若是重开太学,表面上说是为大汉养士,但实际上更大的功能恐怕是为了与世家争夺知识解释权。>
许慈不是说了么?经学典籍的修订已经完成一部分,这个信息很重要。>
所以若是太学重开,这简直就是开始在断世家的根。>
许慈哪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