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登门科长家(3/3)
年的久留之地,你在工作上有没有想法?”
钱进开玩笑的说:“想法挺多,不好实现,比如加入供销社当个采购员、售货员什么的。”
林海说:“这确实不容易,我实话实说,我们这个单位的工作现在挺抢手,正常来说很难进人,这方面可出了不少事。”
他用讲笑话的姿态给钱进讲解。
有工人通过关系伪造供销社招工表和知青返城证明等文件,然后打通了治安所、档案局等多个环节,终于加入了供销社。
结果今年供销系统搞了个揭批查运动把他给查了出来。
这下好了,工作没了,原来的工人也当不成了,夫妻分离真被送去下乡当知青了。
还有人冒名顶替。
他们单位有个老员工本该女儿接班,结果女儿出意外去世了。
有个居委会主任让自己妹妹紧急回城,冒充了老员工的女儿去接班。
结果这事被人举报出来,自己工作丢了,也连累老员工遭受了处分。
钱进问道:“没有合法渠道?”
林海沉吟,说:“有是有,一般来说先争取当个临时工,通过以工代干积累资历等待招工指标。”
他给钱进举例子。
去年他们武当山路有个插队东北农场的返城知青通过街道办主任推荐,进入区供销社担任临时仓库管理员。
今年夏天大雨损毁了一处仓库顶,该知青抢救物资立功被表彰,上个月刚转正为采购员。
钱进意动了。
但林海为难:“这种临时工指标也很少。”
犹豫一会,他凑近钱进说:
“之前商业局有个司机的弟弟也是回城知青,他找我们单位的领导牵了条线,用全国粮票换取了一处公社供销社试用三个月的承诺。”
“外地有个公社书记让儿子顶替县一家百货大楼死亡职工名额,代价很大,给百货大楼的好几个领导一家送了50斤花生油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钱进眼睛亮了。
鲁迅同志说的好,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现在,前人走出来的路它不出现了吗?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