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章 贝雕画和拖拉机手(1/3)

夜色像浸了墨鱼汁的渔网笼罩渔村。

刘旺财家的五间海草房却亮得赛过公社广播站——

四盏嘎斯灯齐刷刷吊在房梁上,时不时爆开个灯花,照得墙上‘先进生产队’的奖状金灿灿直晃眼。

屋檐下挂着的咸鱼干在光里晃荡,连同麻绳拴着的干辣椒一起被穿堂的海风撩得沙沙响。

堂屋里三张船去海里转了转,这是刚下船的鲜货,俺队长特意没让收购站收走。”

刘旺财招呼他坐下,一人一瓶二锅头开始分发。

只见过大瓶装白酒的众人被精致的小瓶子给折服了。

他们不知道这酒的来路,还以为是生产队买来的。

于是看向刘旺财和会计、妇女主任的眼神中有惊讶和钦佩:

“你们这个生产队真不赖,我今天来了可是开眼界了,城里都见不到这样的酒。”

“菜也丰盛啊,有菜有肉有鲜货有干货,牛!”

“我看这里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是不是?”

乡下人最热忱,家里平时攒点好东西就是为了能招待客人、获得客人一句赞扬。

刘旺财等干部听着溢美之词大为高兴,谦虚话里全是笑意:“我们还怕招待不周咧。”

围坐的突击队员盯着油汪汪的午餐肉和火腿直咽口水,却没人先动筷——

周耀祖面前放了个《下乡同志纪律与注意》的小红本。

刘旺财拧开酒瓶倒入搪瓷缸里。

他黧黑的脸膛泛起红光,站起来带酒:“热烈欢迎啊……”

搪瓷缸撞击在一起。

八仙桌摇晃,汤汤水水跟着晃出一圈圈涟漪。

菜鲜美酒香醇。

这顿饭吃的是宾主尽兴。

刘旺财还打开了家里的收音机来助兴,夜间电台里,《红梅赞》、《赞歌》、《珊瑚颂》等经典歌曲轮番上阵。

酒酣耳热。

门口两边突然探出几个黢黑的小脑袋。

穿补丁裤的娃娃扒着门板,眼巴巴望着桌上油乎乎的菜肴。

钱进挨个分了两粒糖,笑道:“明天好好干活,叔叔给你们奖励糖块。”

娃娃们欢呼着跑出去。

生产队的干部们看向钱进的目光更加温和:这同志人好,看得起咱农村人。

吃过这顿饭,突击队员们打着饱嗝离去。

刘旺财痛快的去卧室搬出个盒子给钱进看。

里面全是贝雕画。

这属于海滨市渔家的传统艺术品,它们不是在贝壳上雕刻画作,而是用大小不等的各类贝壳黏贴在木板纸板上做画。

钱进打眼看。

有帆船、有山水、有首都的城楼等等。

大小不一,最小的巴掌大,最大的跟21寸屏幕似的。

刘旺财讲解:“你看这些贝壳粘在上面是吧?没用一点现在的胶水什么的,用的是老鱼胶。”

“以前老匠人熬胶时往里掺了鲨鱼鳍,这手艺现在可少见喽。”

刘有牛借着酒兴看贝雕画,说:“叔你家里存着这东西呢?我听俺爹说你年轻时候学过这门手艺?”

刘旺财点头:“学过,不过没学囫囵,我都不会熬鱼胶,只会晒。”

说这他伸手往门口指。

“这些是我师傅留下的物件,我一直拿着当个念想。”

钱进一听,大吃一惊:“那得有年头了?”

“四十年五十年是有的。”刘旺财继续点头。

钱进犹豫说:“这样我手里的东西,未必能换的下任何一个贝雕画。”

刘旺财豪爽挥手:“你这说的,看着给行了。”

“你把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