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这是他的要求(2/3)
这让他很是得意。>
“末将许介,给王爷请安。”>
这位是许介,他躬身说道。>
庄稼汉许星的后代,也是现在这个家庭的支柱。>
“许老师,不必多礼。”>
“我今天抽空来看看许先生,许先生有何吩咐,尽管开口。”朱高炽微笑着回答,他与许介也有过接触,在此期间,他也曾向他询问了许多问题。>
“多亏了你的隆恩,我并没有为难你。”>
许介说话十分得当,即便是在大明太子面前,也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农夫不是不识货的乡下人,也不懂当地管理的官僚和政治家。>
属于所有人之中,最独特的一种。>
许多人都以为农业是一门很普通的学问,其实并非如此。>
农业发展与多种科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什么时候撒种、什么时候浇水,都依赖于物候学的认识;预测灾害、防旱、防洪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生产各类农业器具也与冶炼技术密不可分;判定哪些土地适宜种植,也无法将地质条件拉开;即使是种苗的栽培与科研,也需要大量的科技; 农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但也是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农业十分的重视,所以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学派也不奇怪。>
“许先生不必多礼,有什么事尽管和朴管事说。”>
朱高炽微笑着对朴吉说了一句。>
“臣拜谢殿下厚爱。”>
许介抱拳回了一句。>
许介由衷地感谢了这位大少爷,如今农业大不如前,农民的孩子更是越来越稀少。>
要不是有了皇子的支持,这一次,他的农业,怕是要完蛋了。>
如果自己的农业知识在自己的手里丢了,那他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先辈们?>
如今大部分的农民子女都可以到各个地方去当差,教授农学,教导农夫,许介就觉得十分满意。>
“君殿下怎么会在这里?“……”>
许介询了一句,他也明白,这位太子殿下的事情很多,而且还是个监察之人,肯定是很忙的。>
没那个闲工夫来这里放松。>
“我今天来,是来找徐老师的,顺便问问许教授。”>
朱高炽也不客套,他知道许介不是一个喜欢装模作样的人。>
“不知有何吩咐,只要微臣能为公子效劳,必定竭尽全力。”>
许介连声答应,太子殿下是庄稼汉的救命恩人,他自然不会拒绝。>
这样才能还上这份人情。>
“既然这样,许先生,我也不会再留手了。”>
“许先生可还记不记得,我曾经邀请过你,让你进皇宫,向你讨教一二?”>
朱高炽开门见山地说了一句,这是他的要求。>
朱高炽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而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他也很尊敬他。>
“什么叫?她把这些都拿了?“……”>
许介有些兴奋地叫了起来。>
先前朱高炽召许介进殿,向他打听了些消息,又向他打听了大明番薯和马铃薯的种植情况。>
许介自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如此兴奋。>
没有任何事情,能像许介这样的农民一样,看到新的庄稼,更加的兴奋。>
“是啊,大明舰队前些日子从国外带来了番薯和马铃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