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函谷关(2/4)
死,汉中定矣。”>
“公义过誉了。”>
两人寒暄一阵,带着大军全面压向阳平关。>
“关内的人听着,苏固已死,你等速速归降,可免一死,如若顽抗,城破之日,就是你等授首之时。”>
说完,黄忠用赤血刀挑着苏固脑袋让城头的人看个清楚。>
“是太守大人。”>
“天啊,大人竟然被杀了。”>
“怎么办,我们该什么办?”>
留下的副将看清楚脑袋,连召集剩余将领商议。>
城头一片沉默,有人道:“不如降了,关中粮草只够一月之用,就算顽抗,又能坚持多久?”>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死,剩下只能投降了。>
“我等愿降。”>
阳平关一破,汉中门户打开。>
之后,黄忠带兵一路横扫。>
沔阳、南郑、褒中、城固、西乡等地几乎望风而降。>
黄忠这边进展顺利,另一边的楚歌等人也到了关键时刻。>
——>
子午谷北口。>
大军休整到太阳落山,继续朝长安进发。>
这次直捣长安,楚歌采用昼伏夜出的策略,他派出所有斥候,大军在夜里蛇皮走位,绕城而走。>
好在北口距离长安不远,经过两日赶路。>
这天夜里,大军终于抵达了长安南门外。>
借着星光,楚歌做最后一次部署。>
他开口道:“蒋钦。”>
“末将在。”>
“你带人包围长安四门,不可放任何人进出。”>
“诺。”>
一声令下,大军左右分开,绕环长安而去。>
两个时辰后,蒋钦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包围了长安城。>
楚歌又对甘宁道:“兴霸你带人时刻准备,一旦我打开城门,你就带兵入城。”>
甘宁道:“主公,不如让我做先登之人,你带人在外接应。”>
楚歌知道甘宁一片好心,不过他比甘宁更懂特种作战的方式。>
见甘宁还要再劝,他挥手打断道:“放心,我自有分寸,正好借长安城试炼一下狼牙的成色,接下来突袭函谷关还要靠他们。”>
说完,他一挥手,带着马忠等人朝长安疾步而去。>
黑夜中。>
楚歌和众人一身黑衣,就连带得兵器事先都已经用漆涂黑,加上这时代的人普遍有夜盲症,楚歌并不担心会被发现。>
就这样,一众两千余人,垫着脚步,无声无息地逼近了城墙。>
城墙下。>
楚歌侧耳倾听,只听见呼呼的夜风在呼啸,城头并无人声。>
他朝马忠打了个手势,然后拿出腰间挂着的爪勾,甩动几下抛向城头。>
用力扯动,见爪钩牢牢钩住城头,楚歌三步并作两步,动作敏捷的直窜而上。>
几乎眨眼间,他就攀上了城头,一个翻身落地,楚歌朝城头观察。>
或许是安逸太久,从来没想过有人能突袭到此,加上二月时节,夜风冰凉刺骨,这时代又没有合适的保暖衣物。>
长安城头只有了了几个守卫,这些人要么缩着脖子靠在墙角睡觉,要么挨着火盆在烤火,浑然不知城上来了敌人。>
楚歌见状,探出手朝下面挥了挥。>
得到指示,马忠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