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9章 移藩的难处(1/2)

年前,家家户户准备着年货,走亲访友。

老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管怎么说,都要吃口饺子!

而朱雄英困在这个家已经十几年了,从当年的漠北大战回来,接过大明江山社稷的重任,他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后面几场大战,也没有御驾亲征,甚至也没有在后方指挥,他对老爷子有过承诺。

这么多年了,就连宫外去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永兴十五年了,十五年光阴弹指而过,朱雄英从少年熬成了半头白发,满脸胡子的中年,仿佛也习惯了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

“万岁,老皇爷让奴婢送来饺子!”

云成将一碗饺子从食盒里取了出来,还有一碟甜蒜。

“皇爷吩咐了,让万岁趁热吃!”

朱雄英微微颔首,问道:“老爷子吃了吗?”

“回万岁,老皇爷吃了三个饺子,五瓣生蒜,半碗饺子汤!”

朱雄英接过饺子,拿起筷子,叹了口气,一场酒喝的元气大伤,能吃这些,已经算很不错了!

朱雄英挥挥手,云成立马告退,随后端着饺子现在地图前继续看了起来!

大明朝后面无非还有三件军政大事,移民,移藩,迁都!

一代人一代事,做完这些,永兴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而这三件事中,最先要解决的,就是藩王的问题。

如今,大明开疆拓土,东南西北四个地方的国土皆有扩充。

而老爷子当年定下的九王壤夷戍边防御体系也被打乱,甚至可以说作用越来越小了!

九王戍边的军策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永兴朝国策了!

所以,移藩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无论是宗亲领兵戍边,还是将领镇守一方,长久下去,都有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风险。

最好的办法就是宗亲和将领相互制衡,其实将领的权力比藩王还大,各地都指挥使,指挥使全部听命于五军都督府将领,至少还有统兵权,调兵权在兵部。

藩王几乎什么权力都没有,就算要调动三护卫兵马都要先给朝廷报告。

一旦有了战事,朝廷下诏,藩王会担任临时的大将军,这个时候才能调动,统领护卫以及各地方的千军万马。

朱雄英吃着饺子,看着地图,从头到尾看了起来!

曾经的天下第一藩秦藩随着老秦王的死再也不复当年威震西番十钱,天子脚下,这些宗亲也不敢放肆。

按照老爷子的意思,既然选择移了,那就在他活着的时候赶紧都移走,可哪有这么多地方让他们去啊,总不能在一片地盘上放三五个藩王吧!

那谁不害怕啊!

藩王既要移出去,还要打散分散了,几个强藩绝对不能凑在一起!

朱雄英看着碗里的饺子,感慨道:“年少之时,不知世事艰难,皆是两嘴一碰,想的理所当然,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没这么容易!”

那个时候脑子里都是雄心壮志,开疆拓土,恨不得以大明兵强马壮,统一世界,可真正坐上这个位子了,真是处处为艰!

高丽,安南,漠北,西域,这四场大战打下来,财政赤字,民生艰难,耗尽国力,最后硬着头皮给留了下来。

移藩更是需要消耗无数钱粮,更别说迁都这个大工程了!

这哪哪都要用钱,怎么可能会让太子大婚花费三四百万两银子,简直是开玩笑。

朱雄英将吃完的碗筷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想也没用,天上又不会掉银子和粮食,一步步来吧!

“万岁!”

老朴小步走了进来,拱手道:“户部侍郎夏元吉求见!”

“让他进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