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1 章 坚强后盾(2/4)
老师一看三位岁数大的没说话,这个年轻小伙子却抛出了问题,以为文穆杨是秘书或工作人员,把粪筐和粪叉子放到墙边,像老师讲课似的说道。
“这位同志,说起土门村的土城墙,那可是有纪念意义的,抗倭时期,村里的乡亲们在村长带领下,夜以继日的到山那边的红强村去背黄土,愣是在这半山腰筑起了一道土城墙,当时那个场面,一边抗击倭寇,一边筑墙,你们年轻人可想象不到那轰轰烈烈的场面。”
“屈老师,又宣传土城墙呢。”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叼着旱烟袋走了过来,后面跟着少年二来和一位中年人。
为什么六十多岁就成了老人,因为这位脸上布满了沟沟壑壑,再配上打着补丁的粗衣,露着脚趾头的布鞋,所以怎么看都是过去的老村长形态。
老村长也打量着郑文炳,因为郑文炳背着手,已经显出了领导的神态,老村长在鞋底上敲了敲烟袋锅才问道:“这位老弟怎么称呼,几位是路过还是来视察的?”
文穆杨可没工夫跟他浪费时间,直接介绍道:“你是村支书黎彦君同志吧,这位是县组织部郑文炳副部长,这位是公社范炳江副书记,这位是公社于海江副主任,我们不是来视察,是来土门村调研的。”
支书黎彦君一听县领导来了,脸上的褶子都开了,这可是全村群众的大喜事啊,因为十多年了,公社领导都没来过土门村。
黎彦君没跟郑文炳握手,对二来一摆手,“通知全村支委到土门来集合,快,现在就来。”
黎彦君在衣服上蹭了蹭手才向郑文炳伸过来,“您好郑部长,欢迎来土门村,调,对,调研,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既然身份公开了,郑文炳作为领导不能跟他一个人握手,另一位中年人一看郑文炳松开了支书,赶紧跟郑文炳握手,“您好郑部长,我是副支书毕克建,欢迎你们来土门村调研。”
毕克建应该是经常出去,又对范炳江于海江伸出手:“范书记好,于主任好。”m.ζgx.
虽然文穆杨没介绍自己,但毕克建没忘了他,“你好小同志。”
郑文炳一看把文穆杨当成了工作人员了,对他嘻嘻一笑,“小同志,领我们进村吧?”
就这么几分钟的接触,黎彦君毕克建两人的精神状态完全展示了出来,黎彦君憨厚老实,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毕克建能言善辩,是个有思想的副支书。
一帮人跑了过来,黎彦君一瞪眼,“先集合,慌慌张张成何体统,站成一排。”
连男带女歪歪扭扭站成了一排,黎彦君拿出了支书的派头,“同志们,这几位首长来咱们土门村调研,让咱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使劲鼓掌。”
这个场合郑文炳得讲话,可是他不知道文穆杨什么意思,讲一些大道理冠冕堂皇的没意思,还是让文穆杨直奔主题好,就拍着手一指文穆杨,“黎支书,各位支委,让这位小同志代表我们讲话,你们认真听,他的讲话就是你们土门村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鼓掌欢迎。”
郑部长的意思是直奔主题,主题是什么,发展目标和方向,土门村发展什么,达到什么目标,他们这些人一直都没有方向,突然提出了目标和方向,就得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去落实去实施,黎彦君不行,毕克建也不行,谁行,于海江。
文穆杨装模作样的从挎包里拿出一张纸,“同志们,改革开放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可是你们土门村还生活在过去的大锅饭年代,为了改变现状,为了土门村尽快的脱贫致富,尽快的融入到改革开放的大家庭,上级研究决定,对你们土门村支部班子进行改组。”
一听改组支部班子,他们没有炸锅,而是交头接耳一番之后看向了支书梨彦君,因为黎彦君当了几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