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刘仁轨拜相(2/3)

则从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为尚书右仆射,变成正规宰相。

他以前就当过尚书右仆射,后来因长孙无忌等人施压,才被迫辞去官位。

如今圣人不再受长孙无忌钳制,升李勣为右仆射,那是理所应当之事。

刘仁轨的本阶官和实职官也都变了,本阶官升为正四品上阶,正议大夫,实职官升为门下侍郎。

这消息自然压不住,徐孝德当天夜里就去往刘仁轨家,恭喜他拜相。

如今几乎四品以上有点人脉的官员,也都知道刘仁轨要拜相。

众人知道他要拜相,也无人再称呼他刘葫芦了。

徐孝德笑道:“刘公拜相,我等也与有荣焉。”

上官仪朝许敬宗、李义府方向看了一眼,笑道:“这一伙人,凭着拥立武皇后上位,如今只怕要内讧了。”

原本一伙人之中,许敬宗官职最高,与武皇后的关系也最好,按理来说,他该拜相才对。

然而皇帝却让李义府拜相。

这便说明,皇后对皇帝的影响力在减弱。

如今李义府是宰相,许敬宗这个领头人的地位很尴尬。

虽然两人看起来依然一片和睦,只怕内心已经暗怀鬼胎,产生裂痕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许敬宗忽然朝这边看了一眼,上官仪与他目光接触后,便收回了视线。

便在这时,远处走过来两名官员,一高一矮,正是户部尚书卢承庆和户部侍郎杜正伦。

卢承庆远远便拱手笑道:“恭喜刘公拜相。”

刘仁轨拱手道:“多谢。”

卢、杜二人原本就跟关陇集团死对头,入京后当然不会加入长孙无忌的阵营。

二人又都瞧不起许敬宗和李义府。

原本他们想在中立派中自成一派,却见刘仁轨拜了相,老清流派似乎有抬头的趋势。

二人一合计,便决定交好老清流派,在朝堂上也好有个援助。

几人笑谈几句后,杜正伦忽然哼了一声,道:“瞧啊,长孙太尉来了,好大的威风。”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六名黑衣大汉,扛着一座肩舆过来了,帷幕遮顶,气派极了。

原本太宗初期,肩舆只有皇帝能坐,后来在一些二代贵胄的作死试探下,慢慢普及到权贵之中。

然而满朝文武之中,除了几位藩王外,也只有长孙无忌一人喜爱乘坐肩舆。

长孙无忌的到来,立刻引起了轰动,不仅世家派系的人都围了过去,就连介公、酅公、襃圣侯也过去向他行礼。

卢承庆淡淡道:“他毕竟是三朝元老,凌烟阁占头一位的,人脉也广,受此礼遇也很正常。”

一名官员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听说褚遂良两次弹劾卢尚书,背后就有长孙太尉的影子,卢尚书一点不记恨?”

卢承庆道:“我入京是为朝廷效力,并非为计较私人恩怨。”

那人笑道:“卢尚书高义,我等钦佩。”语气中隐含讥讽之意。

卢承庆只当没听到。

没过多久,天空越来越明,外国使节们也纷纷到来了。

慕容信最受礼遇,许敬宗、李义府等人都把他围住了。

东女女王一个人站在角落,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唐朝会,见周围都是唐朝权贵和各国使节,心中略显紧张。

这时,身旁传来一道声音。

“宾就女王,恭喜恭喜,你终于心愿得偿,成为大唐属国了。”来者正是都布。

宾就女王斜了他一眼,见他身边也一个人没有,显是因为大唐天子派人斥责他的事传开,别国使节都不敢跟他走近。

“你不必阴阳怪气,你们吐蕃贪婪成性,灭了多少羌族,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