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卷 第220章 车间出事了(2/3)

东方疑惑地问道,“您出去可要小心一点......”

蓝兰知道陈东方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提醒她,和姜总在外面出差,不要露了马脚,她感激地点点头,“放心吧,最近我已经入戏了,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孕妇......我们出差期间,赵副总会回来主持工作,你也要小心。”

赵副总对杨楠垂涎三尺的事,蓝兰是知道的,她担心自己和姜总不在,赵副总借机打击报复陈东方。

陈东方毫不在意地道,“您放心,赵副总不会把我怎么样的,他要是真敢惹我,我也不让他好受......

蓝兰皱着眉头道,“少做打打杀杀的事......”

“对,不能打打杀杀,”陈东方想,“自己和兄弟们马上要去当万元户了,谁还去打打杀杀,闲得蛋疼......”

陈东方到了佳美厂,姜总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小陈,我马上要和蓝总去京城谈一笔大订单......”

陈东方因为要开始单干做服装了,所以对此很感兴趣,他不解地道,“咱们做的衣服,不都是供不应求吗?为什么还要外出谈订单......”

姜总笑道,“这是长远计划的问题,既然你问,我就讲给你听一下。我们目前所做的生产模式,香江人叫它......”

“?”

“对,就是贴牌代工,我下订单你生产,然后贴我的品牌,就是我的产品。”

“但老是为别人代工,咱们的利润上不去,而且名气也打不起来,所以我和蓝总商量了一下,经大老板同意,决定尝试着做自我品牌。”

陈东方明白了,现在佳美厂的做法,就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生产再多的衣服,利润的大头都是被品牌方拿去了,佳美厂只能挣一笔加工费。

当然,在特区,这种替别人加工的企业特别多。特区刚成立时,从莞城开始,创造出了“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四种贸易形式,这就是著名的“三来一补”。

“三来”是指承接方接受外国提供的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样品以及包装物料或元件,零部件和技术,并按其要求的样式、质量、规格,进行加工或装配成成品后,交给委托方。承接方只收取加工费,不负销售盈亏责任。“一补”,是指在信贷的基础上,一方从另一方引进设备、技术,在约定的期限内,用产品和劳务偿还。

但“三来一补”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利润都被外国企业挣去了。如耐克鞋、阿迪达斯鞋的出口价格只有40~50美元,而外商卖到国外市场后销售价达到90~120美元,巨额利润都被外商拿走。

“怪不得我去车间里看,发现最近加工的衣服档次高了许多,特别是一些女装,特别好看……”

陈东方到一号车间里,看见大家都在做漂亮的连衣裙,女工们看了爱不释手,甚至有大胆的趁人不注意,拿着衣服在自己身上对比着。

姜总道,“当然了,我们连商标都想好了,就叫佳美牌子!小陈,你没听说过一句话,叫做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现在才是三等企业呢!我们现在有了产品,只要再打响品牌,就可以进入二流企业……”

“另外,我和蓝总不在期间,赵副总回来主持工作,你要听从他的领导,但也别耽误了海叔的事。”

陈东方道,“您放心吧,最近海叔要去接一批货,等时间和地点定下来,我就去接。”

“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海叔说,多派一些人,别再被人半路劫了去……另外,我不在厂子期间,有什么风吹草动,要及时向我汇报,明白吗?”

说到这里,姜总掏出一把钥匙,交到陈东方手中,“这是佳佳厂3号仓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