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25章 干票大的(4/5)



会议结束,林朝阳跟电影局的新局长刘同志走在一起。

「明年你们美国林氏得多拍几部电影啊,肥水不流外人田。」

自1992年年中电影改革以来,国内电影行业的动作不断,去年电影局收紧了合拍片政策,结果转头又宣布了中影每年可以通过票房分账的方式进口10部大片。

引进的要旨是「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电影」。

可实际上,所有电影从业人都明白,这不就是给好莱坞大片开绿灯吗?

文件一公布后,不光是电影界,连文化界和许多老干部都表示了对这份文件的不满。

燕京市电影公司为此事专门致信广电孙同志,称「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电影市场,用中国的票房养肥外国的片商,不利于稳定整个电影行业的军心。」

除了地方电影部门的不满,包括《戏剧电影报》等诸多媒体也对此事发出了疑问,自年初以来舆论风波就没停下来过,目前电影局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不过引进10部大片这事不是他们一个小小的厅局级单位能决定的,说白了还是跟上层的政策有关。

对于引进10部大片这事,电影局方面其实是持开放态度的。

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外国大片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鲶鱼效应,为国内如今一摊死水的电影界一点动力。

其二是中影包销时代,各省市发行公司早已养成了截流票房款项的现象,偷瞒漏报的违法行为也是见怪不怪。

执行票房分账发行方式之后,外国片商和中影公司将会监督票房回收,以上种种票房乱象自然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995年,国内引进的10部大片早已确定,分别是《红番区》《真实的谎言》《狮子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廊桥遗梦》《勇敢者的游戏》《断箭》《玩具总动员》《钢琴课》《生死时速》。

自前一年过半,10部大片已经上映了6部。

再算上《虎胆龙威3》《绝地战警》等几部以批片形式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前20名几乎被外国大片占据了半壁江山,票房更是被卷走了4亿多。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10部大片当中有4部电影是美国林氏出品的,还有1部《玩具总动员》是林氏影业的兄弟公司泡泡宇宙旗下皮克斯动画出品的。

自己人赚到了,那就不算亏。

林朝阳打趣着问刘同志,「合着你们电影局总不能把10部配额都给我们吧?」

「10部不可能,以后几年每年4部、5部是不成问题的。」刘同志语气轻快道。

「那我让玉书加把劲。」林朝阳笑着说。

「不光是国外的制片,国内的制片业务也得加把劲。你们有技术、创意、资金、人才方面都有优势,也得带带国内的同行们。」

「我说您怎么对我们这么好呢,敢情在这等着我呢。老话说的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

「格局小了不是?你们林氏影业可是中国电影之光,要站在产业的高度看待问题啊!」

跟刘同志分开,林朝阳跟谢靳吐槽,「这帮当领导的,真是一肚子心眼,一不留神就容易着了他们的道儿!」

「这就够厚道的了,好列还给你们好处了不是?」谢靳说。

「不给我们,他不也得给别人吗?给谁都是给。」

玩笑归玩笑,实际上这几年林氏影业对国内电影行业的贡献可不算小,光是合拍电影就拍了二三十部。

可惜这帮制片厂船大难掉头,光靠几部合拍电影输血根本不解决问题。

上了车,林朝阳又吐槽起了谢靳,「你说你个常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