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翻版林语堂(求个票)(5/6)
玉书语气谦和的说。
聊了一会儿,周同志又问陶玉书:「你们家朝阳同志最近在家吧?」
「在呢,他上个月刚从美国回来,一直和我忙着募捐的事。」
周同志点了点头,「朝阳同志也是劳苦功高。」
陶玉书知道周同志既然提起了林朝阳,肯定是有事情,她主动开口问道:「是有什么事?」
周同志沉吟着问道:「我听说,朝阳同志在湾岛文学界很有影响力。」
心中猜度周同志问这话的目的,陶玉书答道:「他的作品在湾岛还算受欢迎,影响力—————-应该算有一点吧。」
‘玉书同志谦虚了。前年我还未上任,但也听说了当时湾岛文化界为了邀请朝阳同志前去交流,还掀起了一阵大争论。」
「是有这么回事。」
周同志接着说道:「现在有这么个情况———.—”
两人说话的功夫,电影开场了。
《豪门夜宴》的故事并不出奇,是香江电影一贯擅长的港式轻喜剧风格,因为打磨的比后世那一版更用心了一些,质量也高了不少。
但毕竟是只花半个月拍出来的电影,很难称得上的是精品。
好在观众们十分捧场,这样一部电影,光是数星星也值回票价了。
这天晚上,陶玉书回到家中已经是九点多了,她拉着林朝阳说:「今天周同志去参加首映礼,找我说了点事。」
林朝阳望向她。
「你到湾岛交流交流吧!」
林朝阳纳闷问道:「好端端的让我去湾岛干什么?」
陶玉书便讲起了周同志说的那些话·
林朝阳听完说道:「去交流交流倒没问题,可这事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前年林海音她们闹了那么大动静,不也没办法?」
陶玉书意味深长的说道:「之前不行,不代表现在。」
林朝阳心中了然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有关于水灾的新闻仍日在香江传播看,市民们的指款热情有增无减,这种热情具象化的反映到了《豪门夜宴》的票房上,
作为一部为赈灾募捐而诞生的电影,《豪门夜宴》的剧情称不上精彩但却收获了上映首日票房破百万,一周票房924万港元的成绩。
这个成绩不能算惊艳,但绝对对得起明星们的卖力演出了,看票房走势有望破2500万港元。
林朝阳在这几天里安心的写着小说,效率还算不错,有望在一个月之内完稿。
就在这时,林朝阳接到了林海音的电话。
电话中林海音的语气有些激动,说林朝阳可以到湾岛进行访问交流了。
心中早已有数的林朝阳询问她具体原因,林海音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只说是前两天有朋友提起林朝阳拿了美国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说林朝阳现在名满美国,她现在要是再跟当局申请邀请林朝阳来访问交流,说不定能成功。
林海音本来没当回事,只是试探性的问了一下,想不到新闻局那边竟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你名扬海外竟然有这样的好处!」林海音在电话里高兴的说。
不是名扬海外管用,是政治这只大手管用,林朝阳心想。
林海音又聊起了林朝阳得专栏登陆《纽约客》的事,湾岛因为历史渊源,与美国十分亲近,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如此。
《纽约客》杂志也成了许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常备读物,这种情况不是湾岛独有的。
《纽约客》每期销量近百万份,但仅有16万份是在纽约本地消化,三分之二的销量遍布美国,剩余的销量均是来自于海外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这份杂志的国际影响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