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45章 俄克拉荷马州(3/6)

更多数的作品甚至没资格单独成册,只能以合订本期刊的形式出现在动漫店的书架上,乏人问津。

《僵尸道长》的成功,毫无疑问是为玉郎机构在美国的发展打开了市场。

除了《僵尸道长》在国外市场的开拓,玉郎机构的内地业务发展也收获颇丰。

多部作品被引入内地出版,尽管是借由内地出版社,玉郎机构只分润了少部分利润,但架不住内地市场的规模太大。

各项业务的强劲发展,结果就是玉郎机构的营收在去年大涨50%,来到了8亿港元的规模。

受优异的财报表现影响,玉郎机构的股价在3月份持续上涨,市值规模已经来到了35亿港元,

这样的结果足以说明陶玉书的各项调整和战略所取得的成功,也给了陶玉书更大的信心,让她可以更加有雄心的规划公司的未来,

玉郎机构现在已经事实上垄断了香江的漫画产业,除了产业规模在本埠受限之外,人才补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香江就这么多人,一个玉郎漫画的发展已经穷竭了本地的漫画人才。

要想让玉郎机构继续保持创作上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旺盛的活力,就必须要不断挖掘人才。

陶玉书认为,尽管内地市场现在受限于经济发展成果依旧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但这现在恰恰也是它最大的优势一一廉价的人力资源。

‘未来我打算把玉郎机构的一部分业务外包给沪上,沪上有沪美厂这个优势单位,而且人工也便宜。」陶玉书说。

「沪美厂才多少人啊,哪够你用的?」

「沪美厂不够没关系,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招揽、培养。内地那么多美术院校、相关单位,还怕没人才吗?」

林朝阳直呼好家伙,资本家这套路被你给玩的明明白白的。

「以后是不是还要投资动画电影啊?」林朝阳问。

陶玉书笑着说:「咱们俩想到一块去了,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她兴致勃勃的聊了一些对玉郎机构的未来规划。

她这次去沪上,第一个任务是合办杂志,第二个任务是拉上沪美厂,再加上林氏影业,和玉郎机构一起启动对玉郎机构现有漫画作品的电影开发。

然后再借着合作,顺便谈谈外包的事。

「陶董高屋建,高瞻远瞩!」林朝阳玩笑着送上一记马屁,惹来陶玉书娇媚的眼神。

除了玉郎机构要更深入的进入内地市场,陶玉书还想借此机会,加深林氏影业在内地的投资。

这个投资不是对浦东的那种响应号召的财务投资,而是切切实实的产业投资。

「《赤壁大战》的事给我提了个醒,大几百万就租了个景,太贵了。

以前我们在香江拍电影,取景限制极大,就算是跟内地制片厂合作,往往也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而且花费不菲。

这次我回去,打算找个地方搞个大型拍摄基地,正好我们林氏影业也一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片场。

以后不管政治气候如何变化,但两岸三地影视行业的合作必然越发紧密。

如果我们的拍摄基地建设得当,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也大有益。

上市融资的那笔钱,我打算把一部分投到这上面。」

陶玉书思考的很周全,她的这些想法有些是之前受过林朝阳的启发,有些则是她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思考得来的。

提到林氏影业,公司对浦东的投资这段时间已经剥离干净,现在正在筹备上市。

「顺利的话6月份就能上市。”

陶玉书说到这里,神色有些激动。

她现在掌握着两家上市公司,但不管是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