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诺贝尔文学奖的苗子(3/6)
上千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太极拳爱好者在体育场上整齐的分布,一拱手,便有声浪传来,蔚为壮观。
太极拳打完,开幕式前的表演节目宣告结束,接下来便是正式的开幕式。
「咚——.咚——.咚!」
巨大的鼓声响彻在工人体育馆的上空,盖过了体育场内的喧嚣,击鼓鸣钟十一下,代表了第11届亚运会的开幕。
击鼓鸣钟结束后,领导人、奥组委、亚组委官员们入场。
「第11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现在开始!」
「请全体起立!」
体育场内的数万人统一起身。
「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宏伟宽阔,容纳了数万名观众的体育场内此时一片安静,唯有号声嘹亮。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在进入工人体育场前,这数万名观众彼此并不相识,可此刻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中国人。
那刻在骨子里的韵律和誓言在乐声中穿透千万颗心,汇聚于燕京的上空,古老的中国在这一刻进发出无穷的活力与斗志。
听啊,那是共和国的心脏强而有力的跳动!
国歌毕,各国体育代表团入场。
本届亚运会,共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6578位运动员参加,亚洲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体坛盛会在此刻拉开了帷幕。
在亚奥理事会副主席站在主席台前代表已故的亚奥理事会主席法塔赫亲王宣读着他为燕京亚运会写下的贺词后,大领导杨同志隆重发声:
我宣布,在燕京举行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开幕!
当亚运会会旗在工人体育场上空飘扬,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高擎着亚运会火炬,在女排队员张蓉芳及跳水冠军高敏的护卫下跑入体育场。
并在绕场一周后登上了火炬台点燃了亚运圣火,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的圣火熊熊燃烧,象征着和平的白鸽展翅飞向天空。
之后的一个小时,是以歌舞为主的文艺汇演。
最后一个节目《相聚在燕京》结束之际,恰好夜幕降临,无数的彩色气球升向天空,带着所有国人对亚运会的美好愿景。
开幕式结束,林朝阳一家随着人群退出体育场。
两个孩子从头到尾一直在大呼小叫,激动方分。
陶玉书感慨万千的说:「开幕式搞的真不错!」
林朝阳经历过后世的燕京奥运会的震撼,看亚运会开幕式总感觉有些小儿科,但以这个年代的眼光来看,这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办的确实可圈可点。
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给中国人争脸了!
在回家的路上,夜幕下的燕京霓虹闪烁,人流如织,四处可见彩旗飘扬,到处都是宣传横幅和标语。
人们脸上洋溢着兴奋、雀跃的表情,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祥和,街头巷尾洋溢着盛大的节日气氛。
这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样一篇社论《燃亚运圣火,展亚洲雄风一祝贺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起程的运动健儿和关怀亚运盛会的朋友,摩肩接钟来到燕京。
张张笑脸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亚洲人民的美好情谊。
亲爱的朋友们,中国人民热烈欢迎你们!
这一天,喜庆的钟鼓余音不断,欢快的歌声缠绕难绝,盛大的聚会开幕,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向亚洲张开了怀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