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全港小学生的噩梦(3/6)
销量,《楚门的世界》略逊一筹,也有1.8万册销量。
这些信息都是林海音在信中提到的,她寄来的那几份报刊上还有一些对林朝阳作品的评价。
另外,林海音还在信中写道:
以来,两岸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今年三毛赴大陆探亲访问,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热烈欢迎。
朝阳你的作品在湾岛广受欢迎,拥是众多,实在应该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八十年代以来,三毛的作品屡屡被大陆的文学杂志转载,84年她的《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作品也陆续在大陆的出版出版,引发了一阵狂热的三毛热,风靡全国。
许多文学青年都被这位流浪过59个国家和地区的女子所震撼,为她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感动,为她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感染。
今年4月,三毛回大陆探亲,路过多个城市均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消息传回岛内,让岛内文学界也为之激动。
湾岛的居民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原住民,自古生长在这里;一类是本省人,是清代以来从福建等地移民到湾岛的大陆人的后代;还有一类是外省人,也就是45年之后随光头入岛的。
在如今的湾岛文化界,外省人占着绝对主力,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是生长在大陆,即便是生在湾岛,父辈的影响也依然在。
抛开政治分歧不谈,「乡愁」二字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情结。
林海音邀请林朝阳入岛,希望加深两地文化交流,心意是好的。
但林朝阳作为内地文化界知名人土,想要入境湾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朝阳特地致电林海音,先向她表示了感谢,又说明了登岛这件事的难度。
这几年两地关系看似缓和了,实则仍互有芥蒂,尤其是湾岛方面,把小肚鸡肠展示的淋漓尽致。
林朝阳现在只是旅居香江,迄今为止,未有大陆文艺界人士登岛交流的记录。
林朝阳最后对林海音玩笑道:「湾岛文化部门防我们这些人,甚于防川啊!」
林海音说,「我来协调试试看,如果取得许可,你可要来。”
「那可不一定,我也得跟政府方面打个招呼才行。「
以林朝阳在文学界的名气和地位,入台登岛是很有象征性的事,官方对这种事必然是慎之又慎。
林朝阳挂了电话,给新社的同志的打了个电话,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等了一天,新社方面传来消息,鼓励林朝阳登岛交流。
林朝阳这才又给林海音去电,有了这个答复,林海音高兴的说她先去沟通试一试。
她早年曾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湾岛如今的知名作家,在湾岛文学界地位甚高,后世更是有人将她称为湾岛文学的祖母级人物。
以她这种在湾岛文化界的影响力,也只能说「试试」。
后世李连杰八部电影在湾岛热卖,已经成了嘉禾的摇钱树,可依旧连个赴台做宣传的机会都没有,湾岛方面对大陆文化渗透的防备可见一斑。
转眼到了11月,香江太古城道18号,坐落在地铁之上的太古城中心热闹繁华,多年以来一直都是香江中产阶层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之一。
今天是周六,太古城中心依旧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但在这偌大的建筑里,有一处位置显得格外的不同。
一楼西南角的店铺原本是服装品牌马莎的专卖店,占地近2000。
最近几个月因为生意一直冷冷清清的,直到上个月,店铺挂出了停业甩卖的牌子,引来了一些顾客的目光。
然后在某一天早上,有顾客路过时发现,这里已经被喷绘布围挡了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