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戛纳的旋风(4/6)
戛纳电影节的场刊名叫《银幕》,在电影节开幕前一天出版。
之后每天发行一期,其中有关于电影节的一切资料、幕后、评论和广告。
当然了,其中还有最重要,也是所有参加电影节的剧组、记者和影评人们关注的一一场刊评分。
电影节第四日,本届电影节第三日的场刊新鲜出炉。
在今天的《银幕》上,《楚门的世界》出了一回大风头,占据了封面的位置。
这可不是负责场刊的《每日银幕》杂志社慧眼识珠,而是邹文怀使了金元大法。
昨天首映的成功,让邹文怀看到了《楚门的世界》得奖的可能性,如此大好的形势,当然要好好再造造势。
戛纳场刊的封面、封底广告都是明码标价,5000美元就可以在封面上露个脸。
对比电影得奖后那丰厚的回报,这点小钱根本算不得什么。
除了上了封面,在最重要的场刊评分上,《楚门的世界》也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3.6分!
这是电影节开幕迄今为止最高的评分。
在《楚门的世界》之前,场刊评分最高的是罗兰·约菲的《战火浮生》,评分高达3.5分。
电影节的场刊评分是由场刊评审团这个小团体打出来的,这个小团体是由各大媒体的影评人组成的。
其中包括了《电影手册》《正片》《每日邮报》《视与听》《综艺》等知名媒体。
打分则是分成了「」和一到四星五个档次,
,「」为不得分,也就是说场刊的得分最高就是4分。
媒体评审团给《楚门的世界》打出3.6分的评分,足可见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看好。
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楚门的世界》本身讲述的命题就跟新闻传播和个人隐私有关,可以说是搔到了这些媒体的痒处。
凭借着这份场刊得分,《楚门的世界》顺利在许多电影人心目中晋升为本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影片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许鞍华、许观文等人看到这个评分高兴的不得了,他们跟那些电影人想的一样,评分虽然不能代表一定得奖,但跟得奖概率肯定是成正比的。
可林朝阳看到这个评分却高兴不起来。
在他的印象里,戛纳电影节的场刊评分高可不是什么好事,历年评奖媒体评分高却爆冷无缘奖项的作品大有人在。
当然了,这种现象也不是完全绝对的。
不管怎么说,短短不到一天时间里,诸多参加电影节的重量级媒体都对《楚门的世界》进行了报道和评论,这立刻在戛纳电影节引起了一阵舆论热潮。
《楚门的世界》好像一阵旋风刮过戛纳小城的上空,不仅牢牢锁住了诸多媒体、影评人和电影人的视线,也成功席卷了许多影迷的关注。
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完成了从默默无闻到备受瞩目的转变,也成为了本届电影节上最大的一匹黑马。
随着《楚门的世界》在电影节上的名声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它的每一场放映都会引来众多媒体记者、影评人、电影投资人、片商捧场,上座率居高不下。
同时,在德彪西影厅的门口也开始出现举牌「求票」的观众。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的放映场次都是由组委会安排的,场次并不多,而且必须是有邀请函、工作证或者是组委会发放的门票才能入场观看。
每年戛纳电影节都会吸引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影迷前来参加,官方会放出一些门票给这些影迷,但很多热门影片的门票就没那么好拿了,有时候甚至是一票难求。
所以在电影节期间在戛纳的各个放映热门电影的影厅前都会有这样一群举着「求票」牌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