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第126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2/4)_文豪1978_笔趣阁25
第126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2/4)
社后楼的《当代》编辑部,这个时候的《当代》刚刚草创半年,人员还不多,但几乎都是人文社的精英。 相比《人民文学》这个抱养回来的丫头,人文社对《当代》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 每期出刊前几个月,都会由总编辑卫君怡召开编前会,由人文社的各个副总编辑、各个编辑部主任、编辑组组长都参加,自报准备提供什么稿件,可以说是举全社之力办《当代》。 当然了,人文社对《当代》的重视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今年7月《当代》创刊号上市发行,七万份杂志一销而空。 到了第二期,销量达到了十一万份,并且供不应求。 按照这个势头,《当代》几乎用不了一年时间便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量级文学杂志。 《当代》现在是季刊,才出了两期就已经显露出名刊的潜力了,但编辑部的压力依旧很大。 说句不夸张的话,人文社可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倾全社之力如果办不好一份刊物,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当代》终究不可能永远都指望着人文社输血,过了这个阶段,它必须要独立自主,所以现阶段编辑部对于外来稿件可谓是求贤若渴。 祝昌盛把林朝阳拉进办公室,立刻受到了编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甚至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一群人陪着他一个人聊天。 “真想不到,朝阳同志竟然这么年轻。” “《牧马人》这篇小说写的真是有水平,我当时看完印象特别深刻,堪称伤痕文学巅峰之作。” “我特别喜欢你那部《小鞋子》,清新隽永,不落俗套,宛如一股夏日里的清泉。” “我看《高山下的花环》才是朝阳同志创作实力的体现,这部小说的出现可以说是打破了军事题材小说的常规创作模式,相当具有开创性。” …… 林朝阳恍惚间记得他与《当代》的编辑们相谈甚欢,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出了编辑部,身后还跟了个尾巴。 “朝阳,走啊!”祝昌盛催促道。 “去哪?”林朝阳愣愣的问道。 “取稿子啊!” 取稿子? 哦,对了,刚才他答应了把新写的那部小说给《当代》了。 诶?当时我是咋答应的来着? 林朝阳唯一有印象的就是他沉醉于编辑们花团锦簇的赞美之中,大家说话可真好听啊! 老刘,对不住了! 林朝阳带着祝昌盛回了家,拿到了稿子,祝昌盛喜不自胜。 “朝阳,稿子我先拿回去了,我尽快给你反馈意见。” 祝昌盛交代了一声就准备离开,正好跟下班回家的陶玉成撞了个对面。 等祝昌盛走后,陶玉成问道:“那位同志是……” “《当代》的编辑,来取稿子的。” 陶玉成诧异道:“你又写新小说了?” “嗯,刚写完。” “短篇的?” “没,长篇。” 陶玉成闻言瞠目结舌,记得前两个月林朝阳还在忙着写《天下第一楼》的剧本和彩排,这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怎么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呢? 震惊过后,陶玉成又对林朝阳说道:“朝阳,我有个朋友想来拜访拜访你。” “谁啊?” “李拓。” 李拓这个名字林朝阳不陌生,他跟陈健功聊天时听过这个名字,在《燕京文艺》和《十月》的编辑们嘴里也听到过这个名字。 他早年是燕京重型机械厂的工人,75年开始发表小说,今年刚刚凭借短篇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调到燕京文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