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厂公》(1/2)
花费一天,对照着《明史》,徐皓峰将《暗江湖》系列的前四篇看完。
看完后,不禁感叹,这作者的脑洞是真大啊!
《剑雨》和《戚家刀》不用多说,剧情都是经过后世市场检验的。
只是徐皓峰自己不但是作家,还是编剧,这几篇亮点不少,但还足以让他感觉到惊艳。
可《厂公》确实惊艳到他了。
因为这部小说十分反套路,故事是以明正德朝大太监刘瑾为第一视角来写的,毫无疑问是反派视角,而且作者也没有给他翻案,刘瑾最后被判凌迟处死完全咎由自取。
但看到最后,才发现实际这篇小说的第一主角应该是正德帝朱厚照!
在刘瑾的视角下,那个历史上以顽劣、荒唐、嬉笑玩闹著称的明武宗,实际是个英明果敢的君主。
细研究过明史的人才知道,明武宗之父、历史上那位被广为称赞、与宋仁宗齐名的仁慈君主、号称缔造“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朱祐樘,实际是个庸碌之君,而且是個实打实的败家子!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虽跟文臣关系极为紧张,但功绩是实打实的。在明朝十六帝里,论功绩足可排到第三(前两位是洪武和永乐)!其不但给明孝宗留下了极为优渥的政治环境,还留有丰厚的家底。
可轮到正德帝登基的时候是啥情况?
国库穷的连大行皇帝的丧葬费都拿不出来!
不开玩笑的说,国库里是真穷的能跑耗子了。
盖因弘治帝在位时笃信佛道,尤其是道教“烧炼斋醮”之术。
弘治三年(1490),朱祐樘即位已三年而没有子嗣,有点着急。作为一个皇帝,正常的做法是广纳嫔妃,普降甘露。但践行“一夫一妻制”的朱祐樘,想法异于常人——下令再建祈圣嗣醮,祈求子嗣诞生。
有言官上疏提醒他,皇帝应该遵循“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之义”,选良家女以充六宫,远离斋醮方术才对。朱祐樘嘴上说“爱卿言之有理”,实际上却不为所动,仍然通过斋醮仪式求子。
谁知道第二年,皇太子朱厚照就诞生了。朱祐樘这下对道教斋醮死心塌地,对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加赏赐。从此,他崇尚道教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仅恢复父亲成化时期的斋醮场所,还在各地疯狂修建道观。
自弘治官势力,还通过提拔边将许泰、杨一清、江彬等人,操练新军,逐步掌握军权。
而且这位帝王的手腕足够强硬。
正德五年(1510年)平息宁夏安化王之乱后,“,其中提到刘瑾图谋不轨,刘瑾遂被逮捕,在抄家过程中发现了兵甲、玉玺和藏着匕首的扇子,坐实其谋逆罪状。官,一切罪责都被他们宦官背了,他(朱厚照)这个皇帝仅有点儿识人不明之过!如今文官已被降服,他们这帮宦官也就要被鸟尽弓藏,他刘瑾是第一个被抛弃的,却绝不是最后一个!
而后,刘瑾又大笑,“实际咱家也早知会有这么一天,皇上你(朱厚照)是咱家看着长大的,心思如何,咱家怎会不知?但咱家也知道自己绝难逃得一命,便早早做了报复!”
说着,其指向正德帝,“皇上这几年吃食里,咱家多多少少下了点儿药,虽要不了皇上的命,可皇上你的子嗣就很难有了!啊哈哈哈~~~”
夜枭般的笑声传遍牢房,可出乎其预料之外,正德帝全程都很冷静,只是静静地看着刘瑾,面无表情,不知其所思所想。
待刘瑾笑声渐歇,正德帝方才开口,只是话语一出就是石破天惊!
“朕自幼顽劣,离经叛道,多有惊世骇俗之举,与母后、皇舅及各位东宫旧臣关系都不好,恐将来下场难堪。
当年教授朕房中礼仪的内府女官,在朕大婚四月后被送回其老家,却是在那湖广地带。次年九月,朕那兴王叔府中传喜讯,兴王婶诞下麟儿,如今也已有四岁了。”
刘瑾闻言,整个人如遭雷劈,都被震傻了,最终只能心悦诚服的跪地高呼:“吾皇万岁!”
而朱厚照只是转身离去,再未看刘瑾一眼。
有些秘密,只能说与死人听。
只是看其北影,形单影只,才知何为孤家寡人……
徐皓峰读到这段,也是有些傻了。
正德帝朱厚照口中的兴王叔是谁?
真名朱祐杬,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之叔,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兴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鄂北省钟祥市)就藩。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薨,正德帝初赐谥“献”,即“兴献王”。
而他的儿子,正德二年九月生的,名朱厚熜,也就是明武宗驾崩后、兄终弟及而登上皇位的明世宗嘉靖帝!
尼玛,按照作者的潜台词,这嘉靖跟正德,名为兄弟,实是父子!
这玩笑可开大了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想有个系统掩饰自己
王铁柱苏小汐
我家宿主只想搞事情
凌峰小说
暖爱入人心
爵迹
强扭瓜甜,某某太难缠
赌石之瞳
快穿之拯救暗黑男主
调皮公主玩转王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