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6章 祭天告祖,正式立储!(2/3)

⊕ttκΛ n ⊕CΟ

实际上,他刚才从宗室制度的弊端入手,再谈及让宗室子弟去海外开疆拓土,其最后的目的,正是说服老朱放开海禁。

毕竟,这一条才是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关键。

要知道,在不禁海的宋朝,海上贸易便已经十分繁荣。

到元朝时,中国的商人更是近乎垄断了整个印度洋的海上贸易。

明朝的海禁,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曾经繁华的海外贸易,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却尽皆化作了过往云烟。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则是倭寇作乱。

所以,向海外进取的第一步,便是平定倭乱。

海外利益的拓展和资源的获取,将为大明工业化铺平道路。

从而促使大明从封建时代,走向资本时代。

“嗯!”老朱轻轻应声,却忽然想起什么,又道:“杨士奇和姚广孝这两个人,都是最顶尖的人才。”

“咱观如今的朝中大臣,恐怕没有能及得上这两人的。”

“你有识人之明,这很好。”

“但是,你要记着,刀太过锋利,不仅会伤人,还会伤己。”

“太过于厉害的人,你可以用,但一定要小心驾驭。”

“对其有疑虑之时,便当杀无赦!”

请...您....收藏_6Ⅰ9Ⅰ书Ⅰ吧(六\\\九\\\书\\\吧!)

“千万不可养虎为患。”

朱元璋告诫道:“治理天下,当然需要人才。”

“但又不需要太过于厉害的人才。”

“中上之姿,便足够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当初咱打天下的时候,自是需要像刘伯温这样顶尖的人才。”

“但如果今天再让咱碰到像刘伯温一样有才的人,咱不仅不会用他,还会杀了他!”

“你明白咱的意思吗?”

朱允熥愕然。

旋即明白过来。

君主与大臣,既是相辅相成,彼此间又有着矛盾和斗争。

正如君权与相权的冲突一样。

如果大臣的能力太强,而君主的能力太弱。

主弱而臣强,臣子就会夺走帝王的权柄。

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大多数并不是底层百姓造反,推翻了朝廷。

而是权臣取而代之,建立新朝。

身为帝王,对此不得不防。

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人,并不是能载舟覆舟的百姓,而恰恰是皇帝,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人。

这还是老朱看到他能力足够强,能驾驭杨士奇和姚广孝,才允许他继续使用。

要不然,只怕老朱就得自动手将他们都杀掉了。

由此观之,历史上的朱允炆,登基后便面临着朝中无能臣,也无良将的局面,可以说都是老朱一手造成。

只不过,老朱千算万算,最后却没有算到,失去能臣良将辅助的朱允炆,会废物到那等程度。

竟然让朱棣造反成功了!

如今朱允炆被关押,大明江山将交付给朱允熥,他展现出了超强的能力。

也极大的降低了老朱对臣子的戒心和杀意。

“明白!”朱允熥笑道:“皇爷爷尽管放心,杨士奇和姚广孝并非开国功臣,在朝堂上的根基很浅,能力虽强,却也没有造反的能力。”

“孙儿我也不会让任何人大权独揽,会千方百计平衡他们的权力。”

老朱是年龄越老,疑心越重。

他只能稍微解释一二。

“这倒也是。”老朱笑道:“你心里有数便好。”

“为君之道,首在用人。”

“人心是世界上最难把握的东西。”

“今日的忠臣,明日便可能是反贼。”

“你对此不可不察。”

叮嘱了几句后,老朱牵起他的手,道:“咱当初在庙里做过和尚,亦是佛门弟子。”

“今日便在佛祖面前,正式许你为皇太孙!”

“大明江山,从此便托付于你了。”

……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

许久不曾上朝的大明皇帝朱元璋再次临朝,召集大臣,祭天告祖。

随即,便下旨诏告天下。

“朕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又闻继往开来,乃国家之大计。”

“朕自起兵以来,历经百战,终得定鼎天下,赖宗庙之灵及群臣百姓之力也。”

“今朕年岁已高,然社稷重器,不可一日无主,必择子孙而立之,以承宗庙,抚万民。”

“吴王允熥,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德行内敏,威惠外宣。”

“今朕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允熥以册宝,立为皇太孙,庶百年胜残,方流馀庆,毕世后仁,永固洪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奉子成婚:妖孽王的宠妃 总裁媳妇爱上我 我就喜欢他那样的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 网游之倒影刺客 霸宠甜甜圈:夜少,别乱撩 无限之最终恶魔 四岁小萌娃炸翻全场 诡秘:秩序阴影 原始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