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1/3)_晋末长剑_笔趣阁25
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1/3)
神龟三年(319)十一月初一,陕县城下已经聚集了近三万大军,粮车一眼望不到头,轻骑随处可见,鼓声到处可闻,旌旗遮天蔽日…… 再傻的人也知道,晋人怕是要大动干戈了,怎么着也要把陕县给拿下来。 刘汉率义侯蒲洪在七里涧闻得王弥败报,立刻后退,退至弘农郡城弘农县观望——之前王弥还担心人家喧宾夺主占据陕县,现在看来白担心了,人家不傻。 原本在弘农各县耕牧的羌人也开始慢慢收拢,似要奋力一搏,又似别有所图。 总之,在持续数年持之以恒地西进后,弘农局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河之隔的河东郡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这一天,裴德厚离开了大阳,向闻喜而去。 他不得不走了。 大阳有数千驻军,守将名石虎。如果说以前还约束着点军纪的话,随着局势变化,该部军纪是越来越差了,扰民之事越来越多。 前几日,借着押送粮草名义而来打探消息的裴德厚都被抢了——听闻他是裴家人,给个面子,衣服扒了,没伤人。 不得已之下,裴德厚去相熟的坞堡帅那里借了衣服裤子,收集一番消息后,匆匆回返。 傍晚时分,他抵达了軨(ling)桥附近。 此处聚集了大量兵士,观其人数,不下三千之数。 裴德厚下意识觉得不对。 他记得之前戍守这里的应该是匈奴五部的兵,现在怎么换人了? 新守军穿的都是各自居家务农时的衣服,杂七杂八,破破烂烂。还很单薄,冷风一吹,瑟瑟发抖。 “卫公?”突然之间,裴德厚觑得一人,依稀似安邑卫氏的卫展。 “你是?”卫展正在与人窃窃私语,闻声扭头,迟疑道。 “闻喜裴德厚见过卫公。”裴德厚上前几步,躬身行礼。 卫展点了点头。 他没听说过这人,想必在闻喜裴氏中地位不高,从他取了双字名就能看得出来。 另外,他也有点担心这个自称裴氏子弟的人是假的。万一是朝廷的暗间呢?值此关键时刻,谨慎点没坏处的。 裴德厚见卫展不理他,也不着恼,继续北上过颠軨坂——此为沟通中条山南北孔道,东西两侧是地壑绝涧,中间筑以成道,好似桥一般,故又称“軨桥”。 入夜之时,他来到了中条山里的虞塬,夜宿坞堡帅贾归家——此人乃平阳贾氏别支后裔,混得不怎么如意,在中条山内聚拢了数百家耕牧,依附安邑卫氏。 裴德厚抵达时,贾归聚拢了五百人,正待下山。 见他们一副明火执仗的模样,裴德厚有些吃惊,问道:“君欲何往?” “裴君还不知晓?”贾归有些惊讶,说道:“朝廷有令,南下驰援陕县。” 裴德厚一愣,伸手指了指东方,道:“那为何东行?” 虞塬地势较高,附近有虞城,虞仲所封,所谓北虞也,即晋国借道伐虢之虞——虢国在黄河南岸的弘农。 贾归眨了眨眼睛,片刻之后无奈一笑,道:“你在外多久了?” “半月有余。”裴德厚答道。 “难怪。”贾归恍然大悟,然后又道:“多的不和你说了,回去自然知晓。今夜有数家坞堡合兵三千,打算一举拿下虞城。” 虞城往南是颠軨坂,乃上山道,就是裴德厚来时走的路,长十余里。 虞城往北是虞坂,乃下山道,“地极险峻”,长二十里。 下山之后,往北偏西方向走三十余里就是河东郡城安邑了。 匈奴多年前重修古虞城,储放粮草、器械及其他军需物资,顺便控扼这条关键的山中孔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