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1/4)_晋末长剑_笔趣阁25
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1/4)
“寨主何在?”邵勋进入寨子后,第一句话就是找人。 所有人都看向墙边的一具无头尸体。 很好,省得杀了。 其实杀不杀都问题不大。百十户人家罢了,将来塞个千余户并州流民过来,他们一下子就被稀释了,翻不起大浪。 “金三。”邵勋唤道。 “在!” “即日起,你为云中坞坞主,率一至三队及本幢所属散卒,屯于此处,且耕且练,勿要令我失望。” “诺!”金三大声应道。 “其余人,随我下山。”邵勋丝毫不停留,直接吩咐道。 “啊?邵师,不吃些食水再走?贼寨内还养了一些牲畜,正好宰杀。”金三吃惊地问道。 “牲畜宰杀了多可惜。”邵勋摸了摸金三的头,哈哈一笑,道:“还有,不叫‘贼寨’,叫‘云中坞’,你既是银枪军督伯,又是坞主,切记。” 说完,直接走了,一点不留恋。 此地位于宜阳县西南,距县城三十里上下,不算远,也不算近。如果一路疾进,今晚就能赶到那座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破烂县城内。 但他今天不去县城,而是前往一泉坞汇合糜晃统率的大军。 一泉坞也叫一合坞。 《晋书》有载:“一泉坞,在宜阳西南洛水北原上。又名乙泉戍。” 《水经注》:“洛水又东,经一合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合固。一合之名,起于是矣。” 和云中坞一样位于土塬上,大概用水充足的缘故,唐代甚至将宜阳县县治改到此处,并命名为“福昌县”。 福昌之名,由此而来,大致位于今宜阳县韩城镇福昌村一带。 一泉坞经营的年代很长了。 最早在三国时期,杜恕任弘农太守,就开始营建一泉坞。从此以后,一直掌握在杜家人手里。 目前坞主/坞堡帅是杜恕之孙、杜预幼子杜尹。多年来一直在一泉坞耕读,观望天下形势。 张方数经此地,都对这个乌龟壳一样的堡垒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不管了。 当然,杜尹也很会做人,每次都奉上部分钱粮,态度十分恭敬。再加上他京兆杜氏的身份,都是关中老乡,张方还能怎么办?收钱走人,如此而已。 很显然,祖籍关中的杜尹已经是宜阳的地头蛇、坐地户了。他甚至谋求过弘农太守的职位,只不过让糜晃截胡了,心里微微有些不爽。 今天糜晃率大军来“拜访”,心中就更不爽利了,只是不表露在脸上罢了。 邵勋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大军驻地。 当他策马而至之时,王国中军数千将士齐声欢呼,让正出坞拜会太守的杜尹大为惊讶。 “此金甲武士,何人耶?”他看着糜晃,问道。 “殿中将军邵勋。”糜晃捋着胡须,呵呵一笑,道:“东海朐人,勇武绝伦。” “竟是他!”杜尹显然听说过这个名字,追问道:“可是殿中擒长沙王之小将?” “正是。”糜晃笑道:“天子御赐礼服、宝剑、金甲,彰其为‘擎天保驾功臣’。” 杜尹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大兄、尚书左丞杜锡曾跟他提过此人,说司马越帐下诸督、将皆了了,唯此人凶悍嗜杀,敢打敢拼。不但掀翻了长沙王,连上官巳、张方等人都没在他手里讨着便宜。 初听之时,杜尹不觉得有什么。此时见到真人,他信了。原因很简单,此人得军心。 没带过兵,没亲自管理过成千上万人,你很难体会这种所有人都对着你欢呼的感觉。 幸好他是殿中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