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七章 对质(1/2)
海礁显然也对皇帝的做法十分不以为然。
他与金嘉树见面的时候,得知宫里发生的事,还安慰了对方一番。
不过金嘉树对此心情平静。他已经跟“姨母”许贤妃谈论过这件事,劝她找机会把胡选侍这个麻烦甩出去。张恭嫔可能不会乐意接这个烫手山芋,可宫里不是还有一位卢昭仪吗?
卢昭仪是纪王世子的生母。纪王世子如今想要回归皇室争夺储位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但至少还能吊着孙家,哄孙家继续为他效力。可若是胡选侍生下一位新生的皇子,孙家估计宁可挑个一张白纸好摆布的婴儿,也不乐意继续与他虚与委蛇吧?到时候他想要归宗立储,就更没有希望了。卢昭仪一心盼着儿子能飞黄腾达的,怎么可能看胡选侍的孩子顺眼?到时候胡选侍若是顺利生下了孩子,在她手底下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若是孩子不能顺利出生,卢昭仪便是现成的替罪羊。她出事会直接牵连她的儿子纪王世子,到时候后者就更是休想再图谋归宗了。
哪怕是纪王世子归宗无望,将来顺顺利利继承了纪王的爵位,成为宗室亲王。有一位犯下大罪的生母在,他也没底气凭着王爵对新君指手划脚了。
海棠看到金嘉树心里有数,并向许贤妃提供了应对之法,自己也安心了许多。
金嘉树本身就是个聪明人,就算在京城真的遇到什么难处,也不是非得向人求助,才能摆脱困境的。
不过,她当初教他那些解毒辩毒的知识,只是希望他能避免被人毒害暗算,没想到还会带来意外之喜。幸好金嘉树还记得她教给他的知识,及时发现了许贤妃中毒的真相,而七皇子与书上就能查到他的身份,当然不可能是冒充的。可金梧非要说他是假的,孙阁老的儿子孙永平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杀死金梧父母的凶手背后有大靠山,能在官府伪造文书,让假货变成真货。这就叫金嘉树无从辩解起了。
他只能表示,自己可以回老家去找人作证。他离乡虽然有五年了,但长相变化不大,遵化州老家的乡邻、亲友们,还都记得他呢!比如四年前才返回老家的胡家兄妹,就清楚地知道他是谁,也知道金梧是谁。
孙永平当场驳了他回来:“你可知道这堂上诸位都是何等身份的贵人?!谁有闲功夫陪你花几个月去找几个乡下人来做假证?!”
孙阁老对儿子的言行不置可否,但他们摆明了就是想把这件事赖掉了。
倘若是在孙家风光的时候,到了这一步,金嘉树已经无可奈何,旁人哪怕明知道他冤枉,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孙家一手遮天,颠倒黑白。
可现在,孙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皇帝的态度也很明显。不但看孙家不顺眼的人会阻止他们,就连过去会附和他们的人,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跳出来反驳他们的。
当时就有人反驳了孙永平的话,还认为他级别不够,没资格跑到皇上面前来大放厥词。皇上都还没有发话,他跳出来多什么嘴呢?
孙阁老这才假装训斥,让儿子退下,自己却对皇帝进言,说皇帝龙体欠安,没必要为了这种闹剧耗费精力,还是早些回宫中歇息吧,云云。
皇帝对他早就有所不满了,只说:“孙阁老年迈,尚且没有回家休息的打算,朕还不至于连阁老都不如。”阴阳怪气地,对孙阁老拒绝他的暗示,不肯主动上书告老而感到不满。皇帝有意要给孙阁老一个体面,可孙阁老不肯领情,又非要把事情做绝,仿佛忘了自己曾有过退让的打算似的。这让皇帝觉得自己被打脸了,自然不愿再纵容孙家人。
皇帝既然能把金嘉树千里迢迢叫进京,又聚集这么多人来审讯,自然是早有准备的。
他命人带了证人上来,证人包括胡家兄妹、金梧的亲姑母金二姑夫妻,还有金家二房的几个邻居等等。这些人同时证明了金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