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七百二十二章 训练新计划(1/2)

马氏惋惜感叹了几句,也就把这事儿给抛诸脑后了。

金嘉树确实是个挺好的孩子,然而麻尚仪很久以前就向马氏透露过,许贤妃要在京中高门里为外甥挑媳妇,所以马氏心里早就认定了,他不会成为自己的孙女婿候选人,那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反正以两家的关系,海家将来跟金嘉树还会长长久久地保持亲近友好的关系。只要他将来迎娶的妻子别嫌弃海家,能维持好双方的交情,也就足够了。马氏认为自己是个见惯世面的长者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指点一下年轻媳妇呢。

马氏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孙女身上:“棠棠,你的亲事,额跟你爷爷一定会好好挑,肯定会叫你顺心如意的,可你也要老实点儿,别老胡说孩子了。

这么想着,马氏也不再数落孙女,只是跟崔婶叹道:“家里确实该添新人手了。只是少了大壮父子俩,葡萄回家备嫁,就不够人使唤了。这回来的只是小金,也就罢了,算是半个自己人,可要是来了外人,或是老爷衙门里的同僚家眷,那可就丢人丢到外头去了。额们还是赶紧买人吧。”

崔婶忙道:“已经找过三家牙行了,有两家都没有符合太太和二奶奶要求的人,但第三家有,只是他家老板娘前儿出城去了,听说明日才能回来。已经跟他家的伙计说好了,等他家老板娘一到家,便会带人来给太太过目。”

马氏点头:“那行,那额就再等两日。这回正院里一定要进人了,最好有一家老小的,万一彩霞(注:马有利家的)一家不能跟着额们回京,额也不至于少了人使唤。棠棠屋里还是要有个细心稳重的丫头帮着打理杂活的。长安媳妇虽说打算等葡萄成了亲后,再把人叫回来侍候,可等到明年,葡萄也是要留在长安的,万万没有嫁给了周小见,还要夫妻分离两千里的道理。与其到时候再添新人,还不如这回一口气把人手给补足了。等葡萄嫁了人回来,还有时间让她手把手地将新人调理出来,省得明年交接时手忙脚乱的。况且长安不在家,二进院里事情多,长安媳妇又要管屋里的事,又要带孩子,未必忙得过来,多个人帮衬,她也能轻省些。”

“太太真是处处都为二奶奶设想到了。”崔婶拍了主母一句马屁,便迅速提建议,“跟老爷出门的人,也要添一两个。如今大壮和小刀不在家,马有利父子俩明年都要留下,老爷进京后出门就少了随从,还是提前买人的好。再者,老爷太太进京时,不知是什么章程?是咱们家自己走,还是跟别家结伴?又或是与商队同行?若是要自己走,护卫就得多找几个了,这一路两千多里远,可未必处处都太平无事。”

马氏听得肃然:“你说得很是。年前额们先把侍候的人手定下来,护卫什么的要等明年再说。眼下额也不知道老爷几时才会上京,没法提前跟护卫定时间。若是能与相熟的商队同行,就省事得多了。”

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额昨儿听人说,顾将军的家眷好象到长安了吧?顾将军被调去了山海关,早早就赶路进京了,路过长安时压根儿就没顾得上跟额们这些故人打招呼。老爷也是在顾将军离开后才听说了消息。顾夫人带着家人行李落后一步,这会子到了长安,额们怎么也得替她接个风才是!”

崔婶想起自己在顾家也认得几个交情不错的老姐妹,忙道:“我这就打听消息去!”

崔婶急急走了,马氏重新靠向引枕,问海棠:“还记得顾夫人么?还有他家的小姐姐、小哥哥?”

海棠回忆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笑道:“记得是记得的,不过那时候我还小呢,跟他们差着年纪,来往并不多。后来回到肃州了,相处的时间也有限。我主要是跟他家的姑娘见面多些,他家儿子只会跟哥哥打交道,才不会搭理我呢。可惜如今哥哥不在家,不然还能见见老朋友。”

说起孙子,马氏便忍不住开始算时间、估量海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