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1299参股(2/4)_隆万盛世_笔趣阁25
1299参股(2/4)
有了田地数据作为基础,朝廷每年的赋税就有了基本保证。 除非遇到天灾,朝廷豁免地方赋税,否则都必须按照这个数字把税银交上来。 不过现在大明可不是这样的制度,朝廷只管自己收税而不管地方官府开支,所以地方上会根据需要向当地加派杂税。 这就导致遇到清廉的官员,地方百姓承担的赋税就少,而遇到贪婪的官员,大肆苛税,百姓承担的赋税就很重。 地方官府对税赋的权利太大,魏广德认为应该收回。 按照州府县,确定地方每年的财政支出,有收取的赋税里分成留在地方,层层分成上缴,最后到朝廷。 想法虽好,可是他也知道,一旦这么定下来,就等于断了下面那些官员捞银子的来路。 想捞银子,可不就是想方设法增加杂税、摊派,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这么来的。 收了地方加税的权利,可以想象地方官员非和他拼命不可。 别说魏广德,就连张居正当初听到魏广德的想法,也是踌躇不已。 关键,各个地方情况不同。 富裕的地方还好说,一些支出找地方上豪绅凑凑就行,可遇到穷地方,怕是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乱子。 就是该修不修的工程,官府说没钱也凑不出钱,最后出了大事儿,算谁的锅? 不过到到了晚上,魏广德见到三位国公聊起来意才愣了愣。 手里拿着定国公徐文璧递过来的毛呢,他都有些惊呆了。 “意思是,你们也想做这毛呢的生意?” 魏广德迟疑着问道。 “是啊善贷,你不是一直和我们说,田地里能刨出多少银子出来,还不如专心像你一样,办工坊往海外卖商品。 我们可是听你的,这几年都没有再购买田地这些,都是拿银子办工坊去了,就连盐引生意,我们都没有再做了。” 定国公徐文璧就代表勋贵开始诉苦道,“虽然我们都是勋贵,看着都是家大业大的,可开销其实也很大,要是没有个进项,府里就困难了。” 魏广德看着三个人,张溶年纪不小了,四十多奔五十岁的人,徐文璧三十多,和他年岁相仿,再有一个朱应桢,十五岁的娃娃,觉得有些头大。 想了想,好像最近勋贵在京畿附近是没有再大规模买田置地,远点的地方就不知道了。 这些公府也确实开支大的很。 别看有些公府看上去主子就那么几位,但那是袭爵的一脉。 都是经历了几代的公爷,早就分枝了不知道多少。 这人族人,其实大多还是依附公府生活,少有自立门户的。 对这些族人,公府每月还都按照一定级别发给月钱,供养者。 总不能各家族就主脉吃喝不愁,让族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吧,传出去面子还要不要了。 宗室那么能生,他们这些公府的情况也类似,只不过都是各家族自己在负责。 能干的,就为族中子弟在朝廷里搞些官职。 好吃懒做的,发点月钱打发着,不饿死就行。 你要说这些国公府真的有多少钱,其实还真未必。 “你们怎么想到这个生意的?” 魏广德其实最纳闷的还是毛呢这个生意,他们这些勋贵是怎么发现的。 这刚投入市场多久? 怕是商铺货架上都还没来得及摆上,他们就像闻到腥味的猫,就知道了,还找到自己这里。 “魏阁老,你参股的生意,就没有不赚钱的。 去年就听下面人说,北方商会搞出个布料,御寒效果很好,只不过翻遍了市面都没看到商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