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1134捷报抵京(2/3)_隆万盛世_笔趣阁25
1134捷报抵京(2/3)
之际,暹罗败将重新武装起来,最终击败了缅甸驻扎在暹罗的少量军队,最终获得了独立。 暹罗的丢失,也是让缅甸选择向当时的清朝投降的原因。 而实际上,魏广德策划的东南亚攻略,把印度洋变成大明的西海,本质上还是存在巨大疏漏的,那就是他并不完全了解缅甸就其周边。 由于缅甸及周边地形特殊、少数民族众多,缅甸的统治者多是形式上控制。 也就是,这里的实际掌权者是世袭土司,他们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 土司的手下多是某一个民族,只支持自己的土司,根本不理会遥远的缅甸政权,更不会管什么大明朝廷。 土司们对政府给予形式上的礼节,就是定期交纳一定的“花马礼”,也就是上供的钱粮,换取自己的独立。 自然,土司不得随便反叛政府,不然后者也有可能出兵征讨。 不过,这种征讨多没有好果子吃,政府的士兵进入缅北丛林也会傻了眼,最多就是胡乱烧杀奸淫一通后撤退。 土司吃了个小亏,转而对政府服软,换取继续统治。 可以想象,就算大明攻占缅甸国都,也很难实际控制这里,顶天就是把缅甸变成另一个安南旧事。 除非大明真的有底气,长期在这里驻扎重兵,镇压一切不服。 英国人在十九世纪出兵征服缅甸,前后也是耗费了六十年时间才完成,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沐昌祚倒是知道,实际上云南官府对于当地土司也是很头疼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只是他并不知道魏广德的打算,否则肯定会告诉他实情,让魏广德再考虑考虑。 至于在边境,沐昌祚除了派出黔国公府一些身手矫健的护卫秘密潜出打探消息,更多还是只能等,等待昆明的回信。 而此时云南巡抚行辕里,王凝已经收到沐昌祚的示警书信,也是愁眉不展。 这次他当然不敢像之前那些前任,压着消息不上报,朝廷已经关注这边了,继续瞒报可能就真的要锒铛下狱了。 一边草拟奏疏并附上沐昌祚的书信上报京师,一边又写信给永宁的左都督李成梁,请他整顿兵马,随时准备进入云南。 当然,王凝也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儿,那就是正是发函沐昌祚,准他开始抽调兵马以备万全。 沐昌祚在收到王凝公文后,也开始整顿兵马。 一边命令北面的鹤庆千户所、大理卫及洱海卫整军备战,同时调动云南东部的曲靖卫、越州卫和陆良卫调集战兵赶往永昌府。 而云南兵马最多的地方,自然是昆明及周边地区,有云南前中后左右五卫和广南卫,也都收到整顿兵马的命令。 至于一直被黔国公府掌握的景东、孟华和楚雄及永昌府附近的卫所,早就已经完成了兵马的准备工作。 在西南拉响战争警报的时候,俞大猷派往京城报捷的文书也终于送抵京城。 用蜈蚣船传递消息,速度确实一等一的快速。 和福船需要靠风力航线不同,蜈蚣船长梭的船体加上两边密布的船桨,可以依靠人力高速航行。 从吕宋到广东,两班水手轮流划桨,只用了半月就完成了这段航线。 之后的事儿,自然就是急递铺不分昼夜往京师传递捷报。 当捷报送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儿了。 兵部和内阁,先后收到来自吕宋的消息,林凤被活捉了,整个林凤海盗集团全军覆没,不是死就是降。 除此以外,明军攻占了林凤在吕宋彭加丝兰海湾附近筑起的大城玳瑁城,在和马尼拉夷人的谈判中,获得了北纬十六度以北的吕宋土地。 俞大猷这份奏疏,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