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是“凶手”(2/3)
>
卢令史道:“请稍候,下官马上去办!”>
这次更快,半刻钟的时间不到,就将润州官员的升迁调职记录找了出来:“就是这些了。”>
李彦大致看了一遍。>
这些调出去的官员,可以说是逃过了一场无妄之灾,运气是很不错的。>
他又道:“再劳烦卢令史查一查,这些官员有没有升职为京官,现在就在长安的。”>
卢令史道:“好办好办。”>
他又去另一个区域调查官籍。>
裴行俭任职后,设定了许多规则,将吏部官员升迁变得更加规范化。>
否则古代这种全部纸质的记录,一查几天都是寻常操作。>
万一来个火灾,那也不必废力气了,直接去地方调案卷吧……>
这回也很快,但答案却不太好,卢令史歉然道:“没有升来的京官。”>
李彦又问:“扩大范围,如今京官内,有多少祖籍润州的官员?”>
卢令史低声:“下官印象里,江南口音的京官很少,刚刚也查了,润州并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江南籍的官员在京城里不足一成,局限于某一州,往往一个都没有。>
润州并不贫困,不是那等穷乡僻壤的流放州地,但官员的铨选分布,就是如此的畸形。>
李彦验证了第二点,起身道:“多谢卢令史了。”>
卢令史脸上堆满笑容:“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李机宜若有所求,尽管吩咐便是。”>
走出吏部,李彦直接往皇城外而去。>
东市,萧氏商会总部。>
看到那一身绯袍的年轻郎君,萧氏的掌事又喜又惊,赶忙迎上:“可是内卫李机宜?”>
李彦打量着正堂中江南风格的布局,微微点头:“萧掌事,不请自来,打扰了。”>
萧掌事奇怪明明不久前有武德卫前来询问过,这位为什么还要亲自来一趟,但他根本不敢问,只是微微弯着腰笑道:“李机宜大驾,不知有何贵干?”>
李彦直接道:“我想查一件事情,江南润州士子张阳,这六年来在萧氏商会各地商铺的消费情况,你能汇总出来给我吗?”>
萧掌事暗暗松了口气,思索道:“可以,我们大商铺记名,回去后发现商品不对,可去铺内退换,如果张士子签过字,六年内的每一笔都能查出来,但需要时间。”>
“我给你们三个时辰,多派人手。”>
李彦淡淡的道,又取出准备好的地名:“重点查询这些地方的商铺,可以减轻许多工作量,东市闭市前,送来卫国公府。”>
萧掌事道:“我们马上去办!”>
李彦点点头,转身离去。>
他对兰陵萧氏的印象其实不太好。>
因为唯一认识的萧氏子弟,就是在凉州被贾思博策反,捅了丘英一刀的内卫叛徒萧翎。>
这个时期,兰陵萧氏在朝中其实影响极小,李世民时还有宰相萧瑀,李治后宫本有萧淑妃,到了如今,长安中的萧氏子弟已是寥寥。>
萧翎的背叛是个例,不能代表萧氏,但印象分肯定拉下去了。>
不过等来到旁边的谢氏商会,他发现这里还不如萧氏,谢氏掌事更是狂喜到失态。>
相比起兰陵萧氏,陈郡谢氏更惨。>
详细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人不多,但对于谢安和谢玄这对叔侄,应该都有所耳闻,淝水之战太出名。>
谢氏在历史上,可谓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就如流星一般,辉煌时极盛,衰落时极快。>
淝水之战前后达到顶峰,从谢晦被杀后进入衰落,然后在政坛上就再也没有有起色过。>
到了唐朝,谢氏子弟彻底没有中高层官员,全部都是基层和商贾,真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大商会里,前面的窦氏、李氏和萧氏或多或少有官面上的人物,就谢氏几乎是纯商贾,若不是在江南有极强的基层根基,再加上与萧氏抱团,联手来关中讨生活,早就被人吞掉了。>
李彦对于谢氏的吩咐也是一样,让他们将张阳在六年内的购物记录,尽可能挑取出来,谢氏也立刻动员上下,第一时间去查。>
做完这两件事,正好到了正午,李彦直接下班,回了卫国公府。>
相比起以前智慧的大幅度提升,这次神探状态开启,效果没有那么明显。>
可即便如此,用来辅助练武,也是极好的。>
恰好这段时间刻苦的带薪练功,形成了厚积薄发。>
此时后院练武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神大人又怠惰了
逼良为医
九天道令
人族禁地
降龙歌
千金律师星光闪耀
我是小妖精
妖孽难缠:夫君,别碰我
重生之爱要做出来GL
调教青梅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