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南血案的谜团解开了!(1/3)
“元芳,你我一见投缘,一见投缘啊!”>
醉今朝门口,李思冲抓着李彦的袖子,就不松开了。>
一高兴,喝多了。>
李彦神清目明,平静的挣开:“巨山,就交给你了!”>
李峤微笑:“请元芳放心!”>
李彦潇洒的翻身上马,挥了挥手,疾驰而去。>
只留下一群勋贵子弟,讪讪无言,又是恼怒,又是无可奈何。>
李彦的心思早就不在这群人身上,直接回到卫国公府,直至内宅。>
李德謇正在喝茶,听了一句话,茶水险些喷出来:“大人,李侍郎娶了三位山东贵女,他的前两任夫人是因何去世的?”>
李德謇抹了抹嘴,哭笑不得:“我昨夜还说,得罪一些人没关系,你今天就去查当朝宰相?我不是让你去当孤臣啊……”>
李彦淡淡的道:“与孤臣无关,没有大人昨天的话,我今日也照查不误。”>
李德謇叹了口气,倒也没怎么劝。>
他历经风雨,看人是越来越准,知道李彦真的下定决心,是劝不住的。>
李德謇仔细想了想,开口道:“李侍郎素有爱妻美名,第一任妻子遭了产厄之灾,他当时恸哭,留下诗词十数篇,士林皆赞之!”>
产厄之灾就是难产而死,古代生孩子是生死关,贫民百姓不说了,就连高门士族里面,也避免不了。>
李彦道:“第二任呢?”>
李德謇道:“李侍郎第二任妻子也有美名,为他生了四女一子,后来缠绵病榻,五年……亦或是六年之前,不幸病故了。”>
李彦眯起眼睛:“如此说来,他的第二任妻子,确实病重了很长一段时间?李思冲也是这第二任妻子所生?他是不是一直有孝子之名?”>
“李思冲?”>
李德謇一开始都记不起这个人。>
实在是在官场中,李思冲的身影消失了太久,至于纨绔圈子里的名声,又传不到李德謇的耳朵里。>
但说到大孝子,他顿时想起来了:“对,正是李侍郎的嫡长子,为了母亲整日奔波求药,留下诗词数篇,士林大赞之!”>
“士林整天就干这些?”>
李彦又问道:“李侍郎现在的族谱,与赵郡李氏合并,他原来的祖籍是哪里?”>
李德謇道:“河南道,亳(bo)州,谯县人。”>
亳州谯县,正是曹操的家乡,如今在唐朝归河南道,后来则划为江南道,后世还是安徽的一座城市。>
距离对应到后世镇江的润州,真的不远。>
如果真的在岭南之类的偏僻之地,也不会去了。>
李彦微微沉吟:“如此一来,就都说得通了,大人,我告退了!”>
李德謇看着他:“元芳,李侍郎身负圣恩,很难动他,要有变通!”>
李彦点头,回到自己的屋子,小黑和鹰儿亲热的靠过来。>
“还是你们乖!”>
他撸了撸它们,神色沉凝,目光扫视,看向房内的素屏风,取了一支笔,开始画画。>
他先画了三个头像。>
分别是:>
窦德成,宰相窦德玄的幼弟,六年前据其所言,是去江南经商,回来后将窦氏商会经营为了长安第一,暗地里制造云丹,贩卖给权贵。>
李思冲,宰相李敬玄的嫡长子,六年前曾任刑部员外郎,案卷的记录者,莫名出现在润州,如今六年后,任符宝郎。>
崔守业,吏部侍郎,至今还一心进位宰相,遮掩江南血案,将李思冲的名字隐去,变为刑部吏员,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涉案的人其实还有不少,比如当地受牵连的县衙官员,但那些李彦完全不了解,就不列入了。>
接下来,他画了一个村子。>
江南道,润州,丹徒县,青阳村。>
村内共两百七十一民户,一千三百五十二口人。>
村子旁边,画了一座道观。>
崇云观,当地老牌道观,存世时间很长,具体源头不可考,天灾人祸时,偶尔施斋济民,声名不错。>
然后在村内,出现了罗生门般的两种说法。>
一种是崇云观道士为了治村民怪病,用符水化开云丹,给村民服用,不料有人在水中下毒,使得村民死伤惨重。>
根据当地县衙确定的证词,有不少存活的村民,持此说法。>
另一种是山匪作乱,匪徒冲入村内大肆劫掠,在遭到村长带人的抵抗后,又恼怒屠杀,纵火肆虐。>
证据是,尸体的劈砍穿刺伤口,村内部分财物遭到劫掠,许多屋舍被火点燃,也有不少村民持此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球进化,我觉醒了一座世界
开海
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恶意
结连理
军阀上将的双面逃宠
千金闺途
穿越变身大作战
逆水行歌之凤求凰
温血动物
阴阳鬼手妇科男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