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玄奘的大勇气,大牺牲!(2/2)
要遥远的路途,回来后嘉靖早就供在太庙里了。>
玉净很清楚,此番取经路上,是必须要有灾劫的,那些针对灵族的隐性敌人或许会按捺不住,即便她们不出手,灵族也要不小心下一下界,制造惊险。>
千辛万苦取回的真经,才能得到珍惜……>
有鉴于此,玉净还有关照:“你还需要一个身份!”>
海瑞凝眉:“身份?”>
玉净道:“上一位取经人,可是御弟圣僧,你亦是受中土王朝,天子所托,岂能籍籍无名?”>
昔日取经之前,唐王与玄奘确实有过这样的对话:>
“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玄奘发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对于佛法的坚定信仰是一方面,也有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报国之意,其后与寺院中的徒弟对话,也觉得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双方还有个约定,说玄奘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如今海瑞出京,没了那般奇妙的约定,但同样是受王所托,待遇当然也要跟上。>
海瑞知道,对方所言不假,陷入沉思。>
御弟是不可能的,群臣相送也夸张了,那还能有什么身份?>
玉净揭晓答桉:“取经人,你可愿为大明钦差,巡视四方?”>
……>
“海瑞,你要去关中?”>
一日之后,乾清宫内,嘉靖眉头一跳,看着再度觐见的海瑞。>
海瑞道:“玉净神女有四大部洲之说,臣欲西行西牛贺洲,再往北俱芦洲,终至东胜神州,最后回转我中土大明,是为远涉道途,询求诸洲。”>
嘉靖皱眉:“那也不必由关中出塞……”>
海瑞道:“陛下命臣寻超度怨魂之法,然关中大震,无数灾民流离失所,伤亡惨重,不正是减轻冤魂罪孽之地?”>
嘉靖想到近来的奏疏里,对于关中惨状的描述,沉默片刻,询问道:“你至关中后,意欲何为?”>
海瑞道:“布宣德意,询民疾苦,体察官吏,明加黜陟!”>
旁边的吕芳听得微微侧目。>
如此职责,岂非是钦差?>
这胆大包天的直臣,似乎拿准了主子的要穴,居然敢连连提出要求?>
海瑞则十分坦然。>
他虽然是得玉净启发,但不认为这是奢求。>
希望《治安疏》尽快公之于朝野,是交换自己远行取那虚无缥缈的所谓真经,但现在走关中,赈灾救民,惩治在灾情中伸手的贪官污吏,却是心中大愿,臣子职责!>
嘉靖看着这位如同利刃出鞘,绽放光芒,有些矛盾。>
对于地方的贪腐,嘉靖身为天子,同样是深恶痛绝。>
原因很简单,他既然视天下为一家之私产,那些贪官昧下的就是皇帝的钱,朕的钱没了,派出海瑞这柄一往无前的利剑,好好杀一杀贪腐之气,岂不快哉?>
表面上,这是一位替天子巡查四方的钦差,可先斩后奏!>
背地里,又是为天子解决难言之隐,超度枉死孽苦的取经人!>
倒也是一举两得。>
何况这样的安排,还能激发海瑞的斗志,让其全心全意为自己取经,不至于心不甘情不愿,半途而废。>
嘉靖权衡完毕,语气变得温和:“海刚峰,你忧国忧民,嫉恶如仇,拳拳报效之心,朕岂能不成全?上天有好生之德,必不会置万民于水火,此去关中,你便好好替朕慰问灾民,惩奸除恶!”>
“陛下圣明!”>
从主事到囚徒,再一跃成为钦差的海瑞,行礼谢恩:“臣海瑞领旨!”>
嘉靖一贯会驾驭臣子,只是此次看着这位臣子得偿所愿,却有些心臆难平,高兴不起来。>
公布《治安疏》,就已经夸张,再授予海瑞钦差之责,对外无异于向天下臣民承认,对方训斥得半点没错,自己必须改正……>
这与罪己诏没有什么两样了。>
对于一位极度害怕承担责任,满心想要臣子背锅的天子来说,简直难受至极!>
但能怎么办呢,事到如今,嘉靖别无选择,只能在心中默默安慰:“如此积德,上天也该让朕多多延寿,免受怨魂之扰了吧?”>
本章已完成!
透视神医在都市
神皇御龙诀
人品兑换系统[娱乐圈]
萌宝冲上门:妈咪,你好呀
无上炼体
乡野小农民张铁柱翠花徐莹
我截胡了儿子的篮球系统
带个系统去抗日
游戏里程碑
万武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