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李元芳真乃奇人也!(2/3)
御史弹劾四将贪污腐败,范仲淹不得不下场,欧阳修和稀泥。>
即便如此,最后除了被定义为不通法律的武夫狄青,反倒引发高层注意因祸得福外,其他三位都很惨。>
《岳阳楼记》的开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就是讲滕宗谅因此案导致的政治生命结束。>
学历史就是有这好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参考各个时代的情况,总有类似的参照对应。>
李彦毫不怀疑,内卫一旦也使用类似于公使钱这样灵活变通的钱财,日后李治绝对会从这条入手。>
再有功劳,一个贪腐罪责,也能把人撸下去。>
这位圣人在规则之内坑臣子的手段,炉火纯青。>
所以既然安氏有胡商的路子,他当然要好好运用起来,手下不该碰的钱不要碰,宁愿自己去赚。>
叮嘱完安神感后,李彦看向郭元振:“元振,你也是今科赶考的士子,我的同窗好友康达,就交给你了。”>
郭元振微笑起身:“请李机宜放心,我打听了不少考官的喜好,还以为用不上呢,康小郎君来了可太好了!”>
李彦笑道:“你的科举水平,我是相信的。”>
这话真不假,郭元振出身平平,文化水平也一般,可历史上的两年后,他会以十八岁的年纪考中进士。>
那不是明经科,是几乎轮不到外地人染指的进士科!>
贾思博知道了,得羡慕死,大唐无数诗人才子知道了,除了王勃外,都要捶胸顿足。>
凭什么啊!>
奇怪的是,郭元振十八岁高中进士,可以说春风得意,但以进士及第的功名,在一个穷县干县尉。>
一干就是近二十年,都没有得到升迁,比狄仁杰还惨。>
所以李彦有理由怀疑,这是主考官的套路。>
外地考生都觉得,进士都被长安二馆六学包揽是吧,那我们就录取几个穷地方低出身的,以示公正!>
郭元振中了大奖,成了考官故意树立的一个典型,可能也与他会揣摩考官喜好有关。>
但中了进士后,后面的升官提拔,还是按照家世背景来,有名无实。>
于是乎,这位十八岁的进士,险些一辈子当个小县尉,后来还是武则天破格提拔,才一发不可收拾,守境安民,两朝宰相。>
郭元振自然不知道自己原本起起落落的生涯,自顾自的计划着:“明天我带康小郎君去贡院学宿,给他安排个好位置,李机宜府上的书,也借我们些吧!”>
李彦点头:“好!”>
“帮我搬书!”>
郭元振拉了拉彭博通,彭博通很听话的站起身,跟在他身后。>
“弟弟,我也帮你!”>
康猛明白了,带着康达起身,一起往堂外而去。>
李彦挥了挥手,杂役下仆全部退去,只剩下麾下的武德卫,面色一正:“凉州死士的军械来源,确定了?”>
丘神绩凝声道:“已经确定,那些军械是武库流出,我和孝杰正在追查具体来源。”>
李彦直接点明:“能在陇右之地盗取武库,关陇权贵脱不开干系。”>
“我大唐军队本是战无不胜,可这些年来,屡有军户逃役脱籍,武器管理的混乱,军内动荡,有些人想的却不是如何解决弊端,而是借机上下其手,盗窃军械,牟取暴利!”>
“贾思博一案的审问,我并不关心,但朝中肯定有某位大员,甚至不止一人,在背后支持叛逆,与吐蕃暗通款曲!”>
“这种贼子,随时可能在我们出战时,在背后捅上一刀!”>
“必须要将此人查出来,不一定通过贾思博,也有其他的途径,虽然更加艰难,可能得罪更多的人……”>
“但我们内卫是为国效力,圣人允许,凡事不要怕掣肘!”>
听了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行事越来越大胆的丘神绩,底层军户出身的王孝杰,和杂胡出身的安神感,都精神大振:“是!”>
李彦看向康德:“康武卫,我们在凉州就有交情,康猛康达视我为友,但这些并不是我选中你的真正原因,你可明白?”>
康德见李彦调走两个儿子,就知道要讲大事,却也没想到这么劲爆。>
不过他既然同意加入内卫,也清楚不可能清闲度日,咬了咬牙道:“明白,此番吐蕃寇边,如果放任它嚣狂,来日定有进逼凉州之时,我康氏在凉州百年,亦有几分家业,为国为家,都该效此力!”>
“好!”>
李彦喜欢这种清醒的,最后看向狄仁杰。>
狄仁杰精神一振,这次是真的有看法了。>
然后就听李彦道:“狄武卫,你在并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爸是茅山九叔
我的丹田住条龙
都市最强医婿
异世药神
秋月照山河
和男神交换了身体怎么办在线等急
快穿系统:男配总在逆袭
火神与我
万古第一神女主
一起走过这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