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国蹶行(10)(1/2)
腊月廿二日上午,一群高鸡泊的屯田兵推着车子来到了将陵城外,车上全是芦苇编织的各种物件——席子居多,箩筐也有,草鞋也不少,总共四五车编货。
其实,这个军屯点本来只有一家人会这个手艺,但自从韩二郎到了以后,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韩二郎联合几个信服他的兄弟,一起凑了钱给了那人,请这人教导,于是手艺立即传播开来,农闲之时,倚靠着身后高鸡泊取之不尽的芦苇杆,却是迅速形成了一个小的产业。
这类东西,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生活必需品,再加上将陵这里商业发达,所以几乎只一会功夫便卖的干干净净,而且因为这里市场繁华,很多时候都是以物易物,直接便将原本想买的过年物件换到了手,一众屯田兵自然兴奋。
于是,众人商议着,便要去一起去饮酒,带头的黄屯长便去看韩二郎。
孰料,今日多有出神的韩二郎忽然开口:“咱们赶紧回去,可能要出事!”
众人陡然吃惊,然后便立即收拾起来,唯独黄屯长有些不解,只蹙眉来问:“这个局势,能出什么事?韩二郎莫不是想错了?”
“怕过几日要出兵。”韩二郎言辞恳切。“牲畜大营去巡查点验的军官太多了,大铁房那里咱们刚才过去,只能换存货,全都在修补兵器……四条大道咱们走了三个,临近年关,路上挂鲸条子的军官很多,却很少见他们进店里饮酒聚会,反而都是神情严肃步履匆匆,更不要说离开军营回家了……我刚才问了,店家说,其实昨日此类聚会还多,今日一下子就少了。”
】
黄屯长听到一半便已经信服,立即主动收拢起来。
一行人七手最北侧也是博望大营最近的据点内黄而去,一部似乎往博望山而来后,也是更加茫然,然后稍作思索后却又再度补充信函,一个给邺城,让李清臣务必小心被打伏击,因为黜龙军敢去打内黄,那意味着北线很可能有支援;另一个给临河的秦宝,让这名可能是汲郡官军中武艺最强之人仗着修为先来博望大营以防万一,因为他不确定来博望山的这支黜龙军强弱。
下午时分,可能连临河的信函都还没送到,屈突达便再度陷入到了茫然不解中,因为成丹修为的他借着冬日晴朗天气在山上肉眼看到,大约数里之外的博望山东侧,打着牛字旗的大约一千余人贼军,明显只是一营兵,自北向南,越过博望大营去了。
俨然是手下败将、贼军大头领牛达要去他曾经驻扎、控制了许久的澶渊。
这很可能会出岔子,因为澶渊城内部极有可能存在牛达的内应。
但他不敢动,因为这支军队太像诱饵了……贼军进的太快,他现在对武阳郡中的情形一无所知,对前方贼军兵力一无所知,他也不敢亲自去侦察,鬼知道里面有没有埋伏一个宗师?
他就这么任由对方大摇大摆的走过去了。
大约就在牛达越过博望山大营后两刻钟的时候,勉强算是快到傍晚,徐世英攻入了内黄城。
三千所谓东都精锐(实际两千来自东都,一千是汲郡郡卒),一名凝丹高手的郎将,高三丈的名城大城,有护城河(虽然结冰),为了防止高手突击在城门专门加装了数千斤的大铁闸。
但还是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告破了。
因为徐世英安排了内应——一些东境口音的人抢占了一面城门与一个角楼,他们据说是受到黜龙帮迫害的琅琊郡忠良,逃亡成功后踊跃参军,在城内很受信任。
天知道徐大郎是怎么说服这些人的?可能是他姐姐之前嫁到了琅琊?还是琅琊出身义军浑水摸鱼?又或者是这些人真的被感化了?
但不管如何,城破了。
一道流光飞过,俨然是城内那位郎将逃跑了。
“我们现在干吗?”进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