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三联棺(1/3)
从晚上挖到上午8点多,在第一具黑棺材左右两侧,又挖出来两具棺材。>
这三具棺材并排竖放,互相之间相距一米五左右,在土层中挖到了烂了的麻绳,拿不起来了,一碰就碎。>
我们推测,在古代下葬时,这三具棺材互相之间,用绳子连在一起。>
“三联薄棺葬。”>
这种奇特的葬法闻所未闻,第一次见。>
早上,一缕太阳光照到坑底,正好照在了中间那口棺材上。>
不知道在邙山埋了多少年了,这就叫真正的“重见天日”。>
盗土坑墓不同于砖室墓或者石室墓,因为陪葬品和棺材都散落在土层中,要想拿出东西,只能把土翻开。>
挖好的盗洞,从上头看口不大,下来后就大了,像个红薯窖。>
不知道各位的家乡有没有这种洞?>
就是在山上或者半山腰上,突然就看到一个洞口,洞口不大,但进去后空间大。>
就连村里那些上岁数的老人,都不知道这种洞是干什么的,就好像在在哪一天凭空出现了,洞里大部分什么都没有,个别的,能看到一些零散骨头。>
其实各位见到的这种洞,大概率就是“土坑古墓的盗洞。”年代在唐代之前,东汉西汉,春秋战国都有可能。>
“撬棍给我,妈的!怎么扣的这么严!”豆芽仔满头大汗,他想用力撬开棺材盖儿!>
鱼哥点着三根烟,埋在了棺材前头的空地上,双手合十道:“对不住了三位,为了生活,我们求点小财,你们别介意。”>
我说:“别在那儿上贡了鱼哥,你力气大,快过来帮忙啊。”>
“来了!”>
把撬棍尖头顺着棺材缝,铛铛铛用石头砸进去,我们三个一块发力。>
“一,二,三!”>
“起!”>
“开了开了!”>
只听吱呀一声。>
棺材盖儿被撬棍抬起了一条缝,元宝见状,赶快塞了一块石头支住。>
抽出撬棍,我准备去看。>
把头拽住了我,“等等,跑跑空气,你没有闻到一股味道?”>
吸了吸鼻子,的确能明显闻到一股味道,我们管这种味道叫“烂棺材味儿”。>
臭,但不是太臭,我想想怎么形容....对了,就像夏天放坏了的熟鸡蛋,味道很上头。>
这三具棺材很窄,胖的人躺不进去,和我之前见过的棺材尺寸都不一样,也不符合古代规制。>
“天下棺材七尺三,六尺半埋尽天下汉。”>
以前都说堂堂七尺男儿,死后住进棺材里,多出来的这“三”寸,是为了放一些陪葬品。>
在说挖到的这三具黑棺材,中间的还好,可左右两边儿的棺材尺寸明显小了,长度约莫四尺,或五尺,感觉像是小孩儿的。>
通风通了半个多小时,我说差不多了把头,干吧?>
“嗯,开吧,离远点。”>
打开了。>
第一眼看到,棺材里淤满了某种“黑泥”,有股烂鸡蛋味道。>
“卧槽!这是铜钱吧!”>
豆芽仔眼尖,我都没看到,他也不嫌脏,连泥带土抓起了一把铜钱,有几十枚。>
我看了一眼,说这是西汉的五铢钱。>
五铢钱很好辨认,钱币中间的方孔比较大。>
“这....这多少钱一个?”豆芽仔扭头问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