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离家(1/2)
我在里面待了七年,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减刑。
出来的第一天,我接到几个电话,老板们极力劝说我跟着他们干,有一月给十万配车的,还有一月给二十万给股份的,
这些电话大都从两个地方打来。
北|京的潘家园,天|津的沈阳道。
当时考虑了下,还是都拒绝了。
我当初入这行本就是错误,纵然一夜暴富,可我也付出了代价,七年光阴,从当初的白净小伙,变成了如今三十多岁的肚腩大叔。
当初认识的女孩,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我无亲无故截然一身,最后选择去了大理。
我在洱海边上买了个小门脸,开了个小超市,每天没生意的时候就去海边走走,吹吹海风,日子过得倒也清闲。
小超市的地址在苍山东路,挨着乐玛特,若有朋友想来玩,我将以茶待之。
前段时间不是发现了古蜀文明吗,还出土了轰动全国的黄金面具,其实啊,我的暴富路子,和这些东西有些关系,
离不开两个词。
古董,盗墓。
前几年鬼吹灯,盗墓笔记,黄金瞳,电影电视剧大热播,现在空闲下来,我也写写这行当里的那些事。
云顶天宫,秦岭神树我没见过,我也没有黄金瞳,但我十六岁入古董行,确实亲眼见过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
就从头说起吧。
我出生在祖国东北的小山村,紧挨漠河,冬天冷的能冻死人。
奶奶把我养大,我没见过父母,更不想去问他们叫什么。
老话说隔辈亲,我小时候非常淘,不听老师管教,学习成绩差的一塌糊涂,常年班级倒数。
当时村里给办了低保,好像是每月凭都没有,算小学毕业生。
三千块钱,除了奶奶手术买药用的,还剩下七百五十三块,这笔钱我偷偷留下来了。
不光收铜钱,我还跑去邻村别人家收瓷器,收银元。
农村人只认为银元值钱,对瓶子碗盘瓷器之类的,大都不懂,也不太上心。
天天看书看鉴宝栏目,我渐渐有了一些基本眼力。
我用一百块的价格收了一对清末的洋蓝鸡毛大掸瓶,用不到两百块收了几件民国粉彩仕女图小盐罐,用一百八收了三只清中期民窑青花碗,可惜这三碗都有鸡爪纹,没保存好,都有大冲线。
之前我还存了一小袋铜钱,大概有两百多个,铜钱大都是宋钱和清钱,其中道光,光绪,乾隆,皇宋,元丰最多,这些铜钱存世量大,我知道不太值钱,其中最让我满意的是有三枚品相很好的雍正,我知道雍正通宝能值点钱,但当时不知道具体能值多少。
买完这些东西,总共花了五百多,我自己还剩下240块,当时的平均月工资也就三百出头。
我当时和一位女同学关系不错,她帮了我的忙,借给了我两个30寸的大拉杆箱。
一共11件瓷器和一小包铜钱,我小心的用被褥裹了又裹,怕摔碎,还塞了很多泡沫。
最后,整整装满了两个大拉杆箱和一个双肩包。
奶奶很不理解我的做法,说我不务正业,还说她白养我了,大姑父也知道了这件事,村里人大都也知道了这件事。
不少人在背地里对我指指点点。
受着白眼,背负着别人的不理解,在腊月十七那天早上,我带着东西,离开了漠河。
当时我脑子里认为北|京人最有钱,我收的古董当然要卖给北|京人,何况我对潘家园那个传说之地,早已心生向往。
从漠河到北|京没有直达车,只能先坐火车到四平,然后从四平到北|京西。
全程二千多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