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八十三章 陷入纠缠之中(1/3)
说某些话可能有些自负,但真要说的话,对手是自己的话,对于陈曦的影响是最大的,最起码荀彧那种级别,陈曦还能从更高层级进行碾压,面对自己,那就只能拼内力了。
哪怕是能获胜,造成的隐性损失也会极大,故而对于理论上的最佳选择移民实边,陈曦就当不知道,最多是会中原他会呼吁一下,搞一搞自发迁徙什么的,有多少,算多少的那种。
至于再多,陈曦也不怎么抱希望,毕竟目的就是为了安居乐业,随意的让百姓迁徙,为了所谓的百年大计考虑,说实话,已经有些本末倒置的意思了,未来很重要,但今天就饿死了,也就不需要考虑未来如何这种事情了。
“那您现在考察的如何了?”白旺蹲在地上,使用大规模的细微震荡侦查,确定了五十里范围内的情况之后,起身看着陈曦询问道。
“还算满意,当前形势一般,但未来是非常光明的。”陈曦笑着说道,“这边确实是非常有开发的价值,实际上的扬州、荆州、交州也非常有开发的价值,只是人力资源不足。”
陈曦很早就做了所谓的南方开发计划,但碍于人手规模和民力问题,一直没有大肆推进,虽说目前荆襄、扬州北部,交州沿海开发的都挺不错,但距离真正的南方大开发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不过这种事情对于陈曦而言也是无可奈何的,整个南方从蛮荒到沃野经历了楚国开拓、秦汉伐百越、衣冠南渡、宋齐梁陈深入开垦、唐朝大规模的开发,到宋朝才算是开垦完毕了。
这期间的时间是按照千年计算的,虽说因为不是国家主动进行的大规模开拓,效率低下,但换算一下,就算是国家投入上百万的人手进行自然改造,也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所以陈曦虽说做了南方开发计划,但也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除了交州沿海本着吃东南亚海洋贸易的福利,会高强度开发,扬州和交州主要开拓的都是曾经吴楚的熟土,减少抛荒面积。
等二阶段人口上来,才开始真正开始大规模的开拓。
毕竟中原早期的人口主要生活的地方就在长江-黄河的精华区,那里的沃野足够支撑绝大多数人口的开垦,反过来讲,也是依靠着绝大多数人的努力,才将那么多的地方从蛮荒变成良田的。
人口的规模限制的自然开荒的效率,所以当前的南方到处都是林子,到处都是老虎之类的猛兽。
这也是为什么陈曦综合考虑之后觉得还是抢恒河比较好,因为恒河流域靠着印度比中原稍微少点的人口,已经开垦的相当到位了。
哪怕恒河中下游开垦的不如印度河-恒河精华区那么的到位,最起码已经完成了整体的开垦,经历了孔雀王朝和巽伽王朝,恒河中下游的开垦水平其实已经接近隋唐时期了。
虽说靠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缓慢开垦,估计还需要两百年左右才能达到鼎盛,可相比于中原南方起码、赫利拉赫等人抱团之后,对于彼此的优势和劣势真的把握的非常到位。
决战?大会战?不不不,死守营地,不断地外放小规模斥候进入丛林区,灌木区,绕行进入汉军侦查区进行无限制袭扰战。
靠着更强的个体素质,以及百人以下同属神佛带来的协调能力,对于汉军普通的斥候队,在装备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几乎有绝对的压制能力,以至于在稳住防线之后,奥斯文指挥赫利拉赫就地征召当地青壮进行协防。
这些内气凝炼的青壮,作为兵员,因为缺乏训练肯定是不合格的,成建制补充到本部,也只会拉低组织力。
可拿来组成小规模的斥候队,依靠本地人对于地形的熟悉,以及青壮男子非战场打架,靠个体素质、好勇斗狠等等先天优势,居然能做的相当不错——当然情报获取能力纯属垃圾。
问题在于奥斯文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