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兰亭序》到手(1/2)
李隆基看到林桐一脸孺慕的样子,心中微微一暖。>
李隆基此人,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存在。>
他可以心狠手辣的处死自己三个儿子,也可以用一首《鹡鸰颂》来规劝自己弟弟岐王李范不要造反。>
就是因为他性格上的反复无常,才导致他政治上的虎头蛇尾。>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亨儿,这些年,朕也没有考教过你的学问了,来,让朕看看你的字!”>
李隆基这次之所以写这个碑文,也是别有用心,不过,如果太子想要替自己写,也并不是不可以。>
前面已经说了,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开始骄奢淫逸,荒废朝政了。>
不过,李隆基还是想要看看林桐是否有能耐替他来写。>
要知道,在历史上,李隆基的书法也是非常出色的。>
虽然他的书法成就没有另一位艺术皇帝宋徽宗的高,但是在皇帝中,已经算是名列前茅了。>
高力士搬来了桌子,拿来了文房四宝。>
忽然,林桐嘴角微微一翘,淡淡的说道,“力士,研墨。”>
本来准备退下的高力士微微一滞,低头说道,“是,太子爷!”>
看着高力士乖乖的给自己研墨,林桐的心中也是非常的舒畅。>
对于高力士这个人物,林桐的内心是很抵触的,可能是因为杨贵妃吧!>
林桐从桌上拿起一支毛笔,果然,大内所用的文房四宝,无一不精,林桐看着也有些见猎心喜。>
不过,现在可不是关注这些的时候,于是林桐收摄心神,将手中的毛笔在砚台中轻轻一蘸。>
看着面前这张洁白的宣纸,林桐开始落笔。>
这个时候,李隆基也从自己的龙椅上起身,走了过来,站在林桐的面前,看着他手下笔走龙蛇,顿时露出了惊艳的眼神。>
因为林桐使用的是千年后郑板桥的书法,在这个时代,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林桐书写的正是“孝经”中的“天子篇”。>
李隆基不由的默默颔首,看来自己的这位太子,果然和自己一样,文采出众,顿时,对林桐又加深了几分好感。>
李隆基微微一笑,说道,“也罢,既然亨儿有如此孝心,那么这次的孝经篆刻,就全权交给你负责了,不要让朕失望了!”>
林桐脸上露出了一丝浅笑,躬身说道,“多谢父皇!”>
接下来,林桐将李隆基所写的《孝经注》重新誊录了一番,找来工部尚书,让他尽快的将这个“孝经”给篆刻完毕。>
一月之后,李隆基携众皇子一同来到了长安国子监。>
这里乃是大唐文化的摇篮,将孝经石刻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林桐站在李隆基的身后,眼睁睁的看着后世著名的“石台孝经”被树立了起来。>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s级书法作品《兰亭序》。】>
林桐忍不住心中一阵狂喜。>
这一次,为了这卷《兰亭序》,林桐也是在国风之旅中待了一个月有余,而且每天他都要在工部亲自监督石刻的进度,生怕出现一丝问题。>
“太子,做的好!”>
李隆基看着这块石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回头看向了林桐。>
而这时的林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