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章 埋伏圈(2/4)

了?因为谁都知道,这衣服生产出来,主要就是为了卖给外国人的呀。大鼻子多有钱啊。”

“其实这些东西也一样,生产出来就不是让老百姓买的。你们没见这些外国人多喜欢这些东西嘛!掏钱都美滋滋的,高兴着呢?谁也没说贵啊!何况这些东西,原本也是没有一个标准价啊。材料,工艺,水平都不一样。就像那几家文物商店里的字画和瓷器似的,有的几十块,有的几百,甚至有上千的。你们说,都是字画,都是瓷器,那区别在哪儿?要有人说贵,咱物价局是该管不该管?”

“你们再看看人家这东西,只要一看就比出来了。像这样的绢布人偶,别处哪儿有的卖啊?几乎百分百逼真,就跟京剧的行头完全一样,你们见过吗?我是没见过。还有这样的玻璃葡萄,是不是栩栩如生啊?你们都不信是玻璃的吧?再看这葡萄叶子,简直跟宝石一样漂亮!这些东西的精美,可不是咱们自己的工厂生产的东西能比的。”

“不信你们来看,喏,这景泰蓝的挂坠儿,纪念盘,纪念章,是咱们区珐琅厂生产的。这样的玻璃卡子,料器鸡,料器狗,是京城料器厂的产品。还有这木梳子,纸扇子,瓷花瓶,瓷笔筒,这都是咱们国产货呢。便宜是便宜,几毛钱,几块钱,最多十几块就能买走。要不说呢,这就是差距。我就怀疑啊,弄不好人家皮尔·卡顿公司的这些东西都是在外国生产的。”

“不是我说啊,就咱们这帮老百姓啊,太爱发牢骚。这你们应该最清楚不过啦。天天说这个贵那个贵,每天为了菜价高上几分,还没完没了给报纸写信呢,埋怨政府办事不利。你们烦不烦?所以要我说啊,这些旅游产品啊,本质上就是用外汇交易的商品。压根就不适合老百姓。老百姓为这个提意见,纯属吃饱了闲的,没事儿找事儿。”

“我再跟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吧,就这些东西,再好,也对咱们也没意义。光好看有什么用啊?咱们要弄家去,能摆哪儿啊?破桌子破椅子供着这些玩意,也不是那么回事啊。是不是?这些玩意也只能摆在人家外国人的大别墅里。”

“对咱们来说,什么东西最有用啊?只有吃最实在。大鱼大肉嘴里一嚼,小酒一闷,那才是看得见的享受。买这些东西,纯属糟践钱。有这钱,给家里老婆孩子买点西瓜、弄点酸梅汤的好不好。我就不信,告我们那主儿,他要敢把这些东西弄回家去,他老家儿能饶的了他?这就叫装孙子……”

就这样,物价局的两位同志全被大老刘这“掏心窝子的实在话”给逗乐了。

他们很是认同他的看法。

于是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再没有什么相关后续。

倒是天坛公园的五家商店,一日比一日生意兴隆。

而大老刘本人,除了不用再挨批了,受到了园长喜笑颜开的表彰,还因此在基层落了个好名声呢。

不为别的,大家的奖金全涨了啊。

所以全园的职工无论明里暗里,几乎众口一词都在说刘主任的好话。

难道这还不是给大伙儿办实事的好领导吗?

难道这还不该受到大家的拥护和爱戴吗?

另外,还别看天坛公园的五家商店凭借销售宁卫民的工艺品起死回生了。

可颇为出乎意料之外,这么多商店对客户的分流,竟然也没对斋宫的经营业绩造成多大的实质冲击。

为什么?

这主要都是因为旅行社导游的情感倾向使然,他们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带客作用。

俗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人人都会替自己盘算。

就像宁卫民心里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