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山穷水尽(2/3)
不但需要静养,而且用药昂贵,是极费钱的。>
偏偏昆曲剧团可不是什么效益好的大单位。>
再加上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因为庞大的医疗费用增长。>
医院又已经取消了记账,看病需要职工自己先行垫付医药费,再找单位报销。>
所以这就存在着能不能及时报销,能不能足额报销的问题。>
不用说啊,父亲这一病,妹妹还在读书,苏家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全都倾斜在了苏锦一个人的身上。>
无论他有没有办法,能不能找到办法,他都必须得担下来,为他的家庭扛住,为他的亲人谋求一份活路。>
于是正像曾经无数次面对人生危机的态度那样,苏锦采取了实际行动。>
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前门大街“燎原日夜商店”,每天晚上九点多了一个勤勉的搬运工。>
当搬运完货物之后,临近午夜的街头又会增加一个翻找废纸、旧瓶罐的身影。>
只可惜人力时而穷,并不是所有付出就一定能换回足够的回报。>
即使是苏锦争取一切挣钱的机会,不惜耗费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去换钱。>
但他挣来的钱仍然太少了,远不够他父亲治病、全家开销的。>
就只能靠跟熟人开口,或者去血站献血填补窟窿。>
终于有一次,他在清华池澡堂里,正换着工作服就晕倒了。>
结果他手里的献血单据,因为没来得及放进更衣柜里,在师傅和同事边建军面前,暴露了他的秘密。>
俩人看了大惊失色,一起把他弄到澡堂子里的铺位上休息。>
边建军赶紧去接了一茶壶的热水,师傅则把自己带来的糖油饼拿来给他补充体能。>
“傻不傻啊你!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你缺钱,怎么不跟我说啊?”>
当时听着师傅数落,接过了油饼,苏锦感动是感动,可他真的没法再张这个口了。>
因为救急救不了穷啊。>
他早已经跟师傅开口借过五十元钱了,跟边建军也借了二十元。>
澡堂里其他的同事,他也差不多都开过口,或多或少的欠了别人的钱。>
既然明明知道父亲那治不好的病就是个无底洞,这些债务他都没能力还上。>
怎么可能再好意思跟人家提借钱的事儿?>
不过让人出乎意料的倒是边建军的话。>
“兄弟,我算看出来了,你是个要强的人,也必定真遇着坎儿了。否则绝不会外面干着临时工,还做出这饮鸩止渴拿命换钱的事儿来。我给你想个辙怎么样?只要你不怕面子不好看,天天和一帮老娘们为伍,兴许能比现在多挣不少钱。”>
“那当然好啊,边哥,我……我不怕。您说,让我干什么吧……”>
这话苏锦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因为生活是很讲实际的。>
他都到这一步了,还顾忌什么面子啊?>
那太奢侈了,能挣多点钱把家维持下去才是真的。>
“你不是家传的手艺,会干裁缝的活儿吗?就干这个怎么样?愿意吗?”>
“您不是逗我吧?让我干裁缝?我可没我爸那份手艺,做不了成衣。顶多就是缝缝补补的能耐,像钉个扣子,纫纫边儿,缩缩裤腿儿什么的……”>
“哎,你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我还不了解你的情况?就你那几下子,比我媳妇强多了。对了?你不是还会用缝纫机吗?这就足够了!”>
边建军为了消除苏锦的顾虑,随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