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焉知非福(3/5)
旧有建筑,恢复陈列,将会离实现“完整天坛”的目标越来越近。>
这是多么了不得的工作成绩!>
别说京城了,就是放眼全国的旅游景点,也是独树一帜。>
而且更重要的是,天坛的人气随着这种情况的变化一路走高,名声甚至借助外国媒体传到了国外,让现在的天坛几乎成了所有国内外的公众人物在京城必打卡的旅游景点。>
来华的外国人已经不仅会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了,他们要是不去天坛一游,没去过坛宫饭庄尝尝御膳,也会感到挺遗憾。>
1985年,1986年、1987年,连续三年,伟人都来到天坛栽树。>
在推动了天坛的绿化进展的同时,也对天坛公园明显改善的基础设施变化予以好评。>
1985年,美国威猛乐队访华,来到天坛,对回音壁表示出了极大兴趣。>
之后又有松本庆子、三浦友和、宇津井健、邓丽君、尊龙、阿兰德龙,凯瑟琳德纳芙,和美国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依次来华,进入天坛参观在坛宫饭庄就餐,更是让他们的许多影迷对这两处地点有了良好的印象。>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她的丈夫爱丁堡公爵来天坛参观。不但被圈粉,甚至对几处主要建筑依依不舍,对多家外媒公开表示天坛是个神奇的所在,他们还没看够……>
想想看,一个说起来只有大片松柏树林和少数祭祀殿堂的区属公园,居然成了国内外重要宾客争先游览的场所。>
风头甚至追上了主要皇家宫殿群的北海和故宫,盖过了颐和园和圆明园,在国际上获得了相当大的知名度,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想象的事儿。>
要多光荣有多光荣,要多显赫有多显赫。>
但也正因为这样,从京城众多区属公园里脱颖而出的天坛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出头鸟,也免不了会引来各方觊觎。>
实际上,光天坛公园上面的几个“婆婆”,就没少惦记天坛公园的钱袋子。>
要不是老园长算是个资格老,脾气大是强硬派,谁来摘桃子也不答应。>
就是比他官儿大的都敢当面拍桌子骂娘。>
而且在宁卫民的建议下,从坛宮饭庄在日本开办分店起,天坛方面也适当做了些妥协。>
每年开始主动反哺几家上级单位几十万资金,维持住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其实应该早就有人对天坛公园一把手的位置下手了。>
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该来的总会来。>
饶是老园长把门户守得严严实实的,以为枪扎不透水泼不进,自己一定能顺利把位子交接给自己信任的人。>
但就是有人有这么大的本事,在最要命的时候,找到破坏掉这个铁桶一样的局面的契机,从而改变整个事情的走向。>
这不,救命恩人为了儿子前程来当面低声下气的求老园长,而且什么都不需要他去做,只求他不去反对,顺其自然就行。>
这让向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老园长该怎么选?>
这让向来讲交情,重情谊的老园长,又怎么好反对?>
一时间,宁卫民沉默不语。>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
难怪他昨天给老园长打电话拜年,老园长都没什么兴致,连客套话都没说几句。>
他提出想要上门拜访,老园长也推说身体不适拒绝了。>
敢情根源就在这上面啊。>
还是杜月笙说的对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