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正日子(3/4)
。好像老太太原先就是打京城去的海外。至于这结婚的人家嘛,日本明星松本庆子您知道吗?这位大明星可是嫁给了咱们京城人,成了京城媳妇了。新郎也就是我们宾馆和皮尔卡顿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今儿就是他们办喜事,啊,对了,那个慧民读书社也是他们出钱办的。”>
“敢情,那难怪了,外国人那么多,也没见这么对待咱们这些苦大累的。还是咱这京城人仁义啊。反正见不着东主的面儿,我就背后多念几句好话,请您代为道贺了……”>
“好说好说,我也带我们董事长谢谢您了,您老几位,辛苦了。看见没有,这就到了,只要一会儿进了院子,您再多蹬几步,给我们这些货弄到厨房门口,安安稳稳的卸货就行了。”>
“那是,那是,放心吧。别说送厨房门口了,你们说放哪儿我们就放哪儿……”>
或许是对方许的给的太多了,远超自己的期待,虽然几个车夫抿了抿干燥的口唇,居然都已经不觉得渴了。>
甚至还不止如此,由于已经看见了大铁门,知道就要骑车进入花园子了,几个车夫居然还都有了种想要探寻里面究竟的隐隐兴奋。>
就跟吃了大力丸似的,那是力气陡增啊。>
好像忽然间,连一车的货都轻便了。>
一会儿卸货连喘口气都不用,完全不成问题。>
其实什么是讲究啊?>
这不就是讲究嘛。>
在过去,京城无论府门还是宅门,兹要办喜事办堂会,都是阖巷同欢。>
不但街坊四邻主动来祝贺,往往有些地面上的穷人也以不同的形式来随礼,借以向本家讨封、请任邀赏。>
真正的高门大户,作为主家,从来没有横眉立目的,都是欣然慨允。>
都是为了求喜事办的圆满顺利,来个皆大欢喜。>
而且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平时给自己家里送水的、倒脏土的、掏茅厕的,门口看街的这四种人,一定不能慢待。>
不为别的,办喜事期间必然要增加他们的工作量。>
就像这一次,本来就累得心里头骂娘的三轮车夫们,那心里头能有好气儿吗?>
越对比,是越想骂街的,这一下拿着彩头,不但怨愤没了,还改成吉祥话了。>
不但满口应承着不算什么,保证把活儿给干利落了,还认可主家的仁义。>
所以说,过去的讲究不在于多么靡费,多么复杂的程序。>
真正值得称道的就是体现在“周全”二字上了。>
皆大欢喜中始终保持着一个“礼”字,对任何人都显得和睦而尊重。>
要说一点不招人恨、不遭人妒或许不能完全保证,但让大多数人都念好,这一点,芸园确实做到了。>
这多好,谁都舒服。>
办喜事图得不就是这个嘛,对不对?>
否则的话,那就是是越有排场,越花钱越遭人恨,那叫为富不仁。>
挣来的也不是名声,而是骂名了。>
………………>
不得不说,在这一天,芸园和平日里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失去往日那种鸟语花香的静怡,处处都呈现出紧张忙碌的繁忙景象。>
实际上就在三轮车进大铁门的时候,芸园的厨房,众多的厨师们也在忙着。>
该切葱的切葱,该砸蒜的砸蒜,该切肉的切肉,该吊汤的吊汤……>
好几十口子的人,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准备工作。>
就凭他们脖子上已经湿透的手巾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