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扭转乾坤(4/5)
>
好家伙!全是花钱的事儿啊!>
一年会员卡才十二块!这些付出多咱才能赚回来?>
嘿,举报人可是赚打了!一本书就挣了半年工资!真合适啊!>
这些念头就是看完全部公告之人,最直接的感受。>
谁都清楚,对于带有公益性质的读书社而言,这可不只是一笔小小的花费。>
无人不为慧民读书社这一纸公告而震惊,其豪气实乃前所未见。>
连奖金带会员延期,高达上万元的巨额投入,说撤就撤。>
那份毅然决然的魄力,令人瞠目。>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竟能迅速行动,真正落实,一点马虎眼不打,这份魄力与执行力更是无人能及。>
敢情公告贴出之后,宁卫民也没闲着,他下一步就是打电话给《京城晚报》,联系上了写这篇报道的记者。>
除了告知慧民读书社的公告内容之外,让其监督自己去完成以上这些承诺。>
就这样,当天在记者的见证下,宁卫民找到了那个高中生的父母,和张士慧还有那个争吵的员工,依次现场道歉,并如数给予了对方和记者现金奖励。>
他们想不要都不行,宁卫民的道理很强大——我知道你们不是为了钱,可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全社会的监督。我们也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进,我们才能真正让社会放心,获得进步。>
就这样,现场这一幕的照片和宁卫民的态度,又一次作为社会新闻上了《京城晚报》的版面,这一次几乎是四分之三版。>
哪怕是在当今媒体和信息并不十分发达的环境下,慧民读书社也因其慷慨举措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民间舆论瞬间沸腾,因为还没见过任何一个企业做出过类似的事。>
越来越多的人们纷纷聚焦,对慧民读书社如此决断的处理方式和道歉方式表示惊叹。>
有人就念起了读书社的好处,“慧民读书社这里,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就怕读书社干黄了,像我们这样的人,就再也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方便借阅图书的地方了。“>
又有人说,“谁还没犯过错啊。改了就好嘛。平心而论,慧民读书社不是诚心的,只是失察之国。这种错误搁在任何一个书店都不可避免。反过来,你看看五月份的时候,那些故意销售这些书刊,被查出问题的地方,怎么没人像慧民读书社这样向社会道歉呢。不就是书被抄走了,就当没这回事了。谁更可恶啊!真没必要死抓住慧民读书社不放,非要一杆子打死。“>
也有爱书如命的知识分子评价,“金钱驱动的行动并非如实反映真实意图。但慧民读书社确实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经营上卓越领先,独树一帜,远超同行。尤其这种积极面对,改正错误的态度,更是恰如稀世珍宝的白玉,纯净无暇,透出内在的高雅与纯粹。希望有关当局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实际需要,给慧民读书社一个机会。“>
甚至就连那个高中生的爸爸都在晚报上表示。>
“瞧这事儿闹得,原本就是想要个说法,我们没想过惹出这么大动静来。我现在也后悔,自己有点小题大做了。这个读书社不错,道歉态度让我们满意。而且人家也不是为了赚钱,真是想做好事的。要是这事儿真让读书社关了门,连累大家没地方看书了,我也于心不忍啊。说真的,我对慧民没意见,只要等儿子考上了大学,我还会让儿子在慧民借书看的。”>
华夏的老百姓,真的就是这么可爱。>
讲理的人是大多数,更有善良,能共情的特点。>
只要你做到位了,没人会真的斤斤计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