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十章 叩首九次(3/5)
量米的多少,还有很多个不同的单位,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甚至不同豪强之间都用不一样的单位。”>
卢植点点头,这就是现实和史书的差异。>
史书一笔“秦皇统一度量衡”,然而秦皇统一度量衡的标准,是以他自己某一部分为标准。>
比如一尺之类的。>
没有哪个开国皇帝愿意用前朝皇帝的标准来量自己,所以会以自己为新标准,不同朝代的度量衡才会不同。>
这就是该死的封建皇帝的罪恶啊。>
只为一己之私,不顾天下人之利。>
他一个面子,全天下人就要跟着受折腾,以至于秦汉两朝的斤两、尺码、重量……完全不同。>
卢植惊讶地发现,自己脑海中竟然出现了这样大逆不道的概念。>
要知道他在以前,是万万不敢想到这种东西的。>
皇帝神圣,这就和水是可以喝的一样,是常识。>
随后他就听到这些学生们开始讨论该寻找什么来做为衡量单位。>
有人说,就用我们师尊的。>
有人鄙视道,你这是在侮辱师尊,是将师尊比成了低俗的皇帝。>
天啊,这些学生才在学堂里学了几个月啊,有一年吗,竟然将皇帝都看成了低俗。>
他哪里知道,后世还有李逵这样的混世魔王,动不动就是砍了鸟厮皇帝,让俺宋江哥哥上位。>
“那就得寻找一个永恒不变的量,无论何时何地去测量,它都是固定的。”有一个学生突然道。>
卢植看向那学生,不由震撼。>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自己平时可想不到这一点。>
而人家才十几岁的年纪,就想到了。>
“什么才是永恒不变的?”>
“太阳,月亮,泰山,太行王屋山,这些不变,以山的多少份之一,做为长度的单位,就可以保证不变了。”>
“那山也会会变化的,风吹雨打。”>
“那就以我们距离太阳的远近来作为长度衡量。”>
“太难测量了。”>
卢植听到这些东西,只觉得工之学,博大精深,远远比所谓儒学浩大太多了。>
而自己毕生50年,就在那几本区区的四书五经里打转转,还以为囊括天下之道,真是可笑到极点。>
那东西能让粮食多长一斤吗?>
能让百姓少饿死一个吗?>
能让土地多肥沃一分吗?>
卢植一时间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
不过当他听到商学堂时就明白了儒的作用。>
“要给那些野蛮人先学四书五经,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才能经商!”一个商人说道。>
他万万没想到,竟然儒家最看不起的商人们,最喜欢儒经。>
“是啊,有些野蛮人淳朴,给的多拿的少,有的就是没沾到便宜就吃亏。”>
“这两种对我们都不利。因为前者很容易满足,不愿意卷起来干活。”>
“得给他们儒家经典,然后让他们明白啥叫,朝闻道,夕死可。”>
“就是说早上听了我们的道,晚上就可以死去了,把土地空给我们。”有个人开玩笑道。>
卢植也跟着笑笑,然后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发现很多人都没有笑。>
“儒家经典才是最适合我们发展商业环境的东西,当然我是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