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 1452 节 洛克菲勒(6/8)

约经营石油进出口贸易,尽快打开欧洲市场。

在威廉临去纽约前,兄弟俩踌躇满志地立下了誓言:‘我们要扩张,再扩张,资金越多,我们发展的本钱也越丰厚,我们要独霸世界。‘

拒当时洛克菲勒对于自己将要创造的‘超级帝国‘,心中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但他对企业的未来及个人的前途信心百倍。他在克利夫兰市的总部坐镇指挥全局,应付着一切挑战。

高瞻远瞩的洛克菲勒从一开始就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他在纽约开设的办事处,专门向东海岸和国外出售公司产品。他尽可能削减各种成本,比如,他自制油桶,并买下一家化学公司,自制炼油用的硫酸;为了免付铁路运输费用,他还购买了油船和输油管。年轻时养成的节约习惯,被洛克菲勒用到了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效益。

洛克菲勒热衷于公司间的联合,他联合了两位资金雄厚、信誉很好的投资合作者。3年之后,也就是1870年1月10日,他们共同创建了一家资本总额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标准石油公司。身为公司创办人和总裁的洛克菲勒获得了公司1/4强的股权,当时,他年仅30岁。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经营和高质量的产品,为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声誉,也具备了坚实的竞争能力。1865年洛克菲勒初进石油业时,克利夫兰有55家炼油厂,到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时只有26家生存下来。1872年底,标准石油公司就控制了这26家中的21家,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日渐成型。

洛克菲勒看到,随着他的石油帝国的不断发展,因本身庞大而导致的难以控制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这一弊病引起了他的格外重视。

一天,洛克菲勒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现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就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以高达500美元的月薪聘请文章的作者多德为法律顾问。

多德受聘后,为报知遇之恩,就千方百计为洛克菲勒的公司寻找法律上的漏洞。一天,他在仔细研读英国法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产生出灵感,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什么是‘托拉斯‘呢?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是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这种形式比起最初的‘卡特尔‘,即那种各自独立的企业,为了掌握市厨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结成联合战线的方式,垄断性要强得多。

洛克菲勒运用多德的‘托拉斯‘理论,在1882年1月20日召开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掌管所有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和附属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被选为该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受托委员会发行了70万张信托证书,仅洛克菲勒等4人就拥有46万多张,占总数的2/3。

就这样,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不久,托拉斯在全美各地、各行业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在短短的时间内,这种垄断组织形式就占了美国经济的90%。显然,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垄断时代。

19世纪80年代,洛克菲勒大举向西欧和华夏扩大海外市场,美国的工艺已使标准公司的产品优于欧洲人的产品,因而标准公司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油市场。在华夏,标准公司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它分送掉几百万盏廉价的油灯,以使华夏人购买和点燃标准公司的煤油,人们称之为‘点燃亚洲光明之灯‘,就这样,标准公司一步一步地把石油市场从欧洲扩展到亚洲,进而扩展到全世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