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xbqg25.com/chapter.php on line 3
第 1387 节 钻石(2/8)_能源集团_笔趣阁25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 1387 节 钻石(2/8)

兵的尸体再次被污辱。2000年1月24日是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最惨烈的一天。俄军尸横遍野。天特别冷,尸体都没有腐烂,车臣武装踏着它们前进。格罗兹尼巷战是一场狙击手的战争。普京总统调动了大批神枪队员应付局面,但最终他还是下令轰平了格罗兹尼才算了事。

少将对于当年的那场战争也是非常的清楚的,所以这个家伙绝对不会允许事情重演的,自己的军队缺少巷战的经验他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就给伊特利下了一个死命令,一定要把这些人给消灭在这几栋高楼里,现在看来五十分钟是根本没有问题的,现在已经把敌人逼的不能还手了。

“团长,我倒是有个主意的,应该可以缓解一下我们目前的处境的,只是不知道团座会不会????”参谋长看了一眼那些居民住的房间,犹豫的说道,他倒不是害怕自己会牺牲的,只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拖住敌人,哪怕是只有一点的时间也是必须的,如果这些老百姓真的可以拖住的话他觉得还是应该用这个办法的,战争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目的达到,至于敌对方那边,则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徐国柱跟自己的参谋长配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会不明白这个家伙是什么意思呢,眼下看来也没有多少办法了,况且当年老毛子对我们的老百姓可是也作出了不少的恶行的,徐国柱就想到了当年老毛子在咱们那干的事情。

hai兰泡是黑龙江畔的一个村庄,原名孟家屯,后改称hai兰泡。185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将其割占。瑷hui条约签订后的第六天沙俄将这里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1900年,这里大约有3.8万人,半数以上是清朝人,他们长期以来就在这里耕种、作工、经商。当时大小商号有500家。1900年7月,沙俄悍然出动10多万侵略军以“护路”为名。从五路大举侵入我国东bei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hai兰泡惨案”.

1900年6月25日阿穆尔省实行军事动员后,hai兰泡不断发生迫害华人的暴行,不堪虐待的中国人纷纷逃回江右。因家庭、财产拖累未来得及离开的清朝人,全部成为被屠杀的对象。

1900年7月上旬,沙俄当局下令通知hai兰泡的中国居民,中俄两国要打仗,要把他们送过江去,各家不许闭门上锁,7月15日下午,俄军突然封锁黑龙江,扣留全部船只,不准中国居民过江。

7月15日俄轮侵入中国瑷珲江面时,中国瑷珲驻军派船前往阻拦,双方交火,互有轻微死伤。沙俄政府遂以上述事件为借口,策划对hai兰泡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城内外笼罩着恐怖气氛,迫害华人的事件有增无减。清朝居民代表向阿穆尔省军政长官格里布斯基请示,城里的清朝人是否需要撤离,他欺骗说,清朝人“可以不用担忧地留居原地”.第二天下午,他下令禁止清朝人渡江,并扣留了全部渡船,派骑兵冲散了准备渡江的清朝人群。

7月16日,沙俄军队不问男女老幼强行将数千名清朝居民,像关进兽栏子一样赶到了警察署。清朝居民的住宅和商店随即被洗劫一空。附近的清朝村民也横遭搜捕,凡进行抵抗的都被刺杀,由于被关押的人越来越多,警察署容纳不下,晚上居民们又被带到精奇哩江畔一个木材厂的院子里。第二天,第一批清朝居民大约有3000多人,被沙俄哥萨克兵押往hai兰泡北六英里的黑龙江边,途中掉队的都被俄兵活活砍死。当时江面最窄的地方仍有700英尺宽,水流湍急。连一只船也没有。哥萨克兵强迫清朝人泅渡,先下水的立即沉溺,不敢下水的遭到俄军的射击和砍杀,半小时后岸上清朝人的尸体堆积如山。当时对岸清朝人中的目击者说:俄兵“各执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鼻酸,重伤者毙岸,轻伤者死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