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44、闪亮登场(1/3)

费尽心力的拉来了两个项目,还没落地呢,就让人截走了一个,很是让人无奈的一个事。【,不过,安平倒没感到有什么可惜的,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让能决定自身命运的领导欠上一个人情的,今天的付出,未必就能收到回报。但无疑有了此次的付出,未来的路走起来,必然要轻松许多。

远的不说,就说从隆兴镇与粮油集团的合作项目,在高晨光的密切关注下,全县各职能部门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充分发扬了公仆意识,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走完了立项、验资、注册,审批、开工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没有发生哪怕一个暗示的吃拿卡要,高效率,高速度,高标准的落实能力直让粮油集团的项目负责人瞠目结舌。

项目落地了,相应的改造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安平和冯佩伦商量了一下,隆兴镇专门成立了一个招商工作领导小组,领衔的自然是安平,具体的工作则落到了王楚的头上,结果这个决定羡煞了隆兴镇的一干领导,仿佛看到了王楚进步在即,镇里的工作杂而乱,不是哪项具体工作能引起县委一哥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王楚能有这个机缘单独向高晨光做汇报,简直就是攀上了一步登天的梯子。

把合作事宜向王楚做了交待以后,安平就悄然的跑回了市里,与隆兴镇的工作完全脱钩的被人抓了壮劳力,在高晨光的引荐下,安平向市委书记刘桐就恒大集团落户清江做了专题汇报,在得知恒大集团是世界五百强动物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意在清江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饲料生产企业以后,刘书记欣喜异常,立刻拍板将安平从隆兴镇的烦杂工作中摘了出来,临时出任招商领导小组的联络员,并明确指出领导小组的工作要随着安平的意图来开展工作。

一个过亿的大项目落户清江,需要走多少程序有没有人具体算过不得而知,但据安平初步估计,涉及到的工商注册、项目审批、土地征用需要戳上的公章没有一百,至少也得八十,领导小组十几名工作人员上有刘书记的尚方宝剑,又占据着各单位,各部门的人头熟,可就是这样,还每天从早跑到晚,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初步的落实,机构庸肿,体系繁杂,所带来的超巨工作量让一干机关里的精英都叫苦不迭。

刘桐的危机出在了招商上,招商局整个部门都陷入了瘫痪当中。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这个时候要挽回刘桐的声望和威信,巩固市委对工作的绝对领导,还得从招商成绩上入手,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刘桐才对此次招商如此重视,甚至不惜下达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死命令。

分析刘桐的心理,安平知道招商只是一个面上的工作,背后所带来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时候,安平没有犹豫,也没有客气,以市委招商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员的身份,当仁不让的通盘接手了已然成为烂摊子的招商局,对几个招商项目几乎完全放手,重点展开了扑天盖地的舆论宣传,安平要通过党的喉舌,全面树立起来市委的高大全形象来。

在宣传部的全力配合下,在安平的强制要求工作人员每天将清江所属各地的招商情况进行汇总,每天印发一期招商动态简报,并且早上八点必须摆在各市级领导,议政顾问,部委办局,县市区主要领导的案头。清江日报,清江电视台,清江广播电台都在安平的指挥下动了起来。

猛然之间,忙碌的清江人民发现,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换了新颜,随处可见宣传招商引资的牌匾和条幅,什么招商引资,富民强市,什么项目建设,带动发展,什么发展关系你我他,招商引资靠大家之类的宣传口号扑天盖地而来。与此同时,电视、报纸、广播一直上阵,长篇累犊的轮翻报道清江招商引资的宣传片,镜头、声音、文字、数据细数了清江十年来招商的成果。

各种各样的报道冲击着清江人民封闭的观念,虽然人们对招商引资工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